洞察吃蔬食已蔚为「食尚」,且坊间迄今未见有高檔私厨餐厅推出全套或整桌蔬食菜单以飨食饕,开在台北市晴光商圈农安街上65年老宅一楼的私厨餐厅〈中山对酌〉,以「浅尝」为主题推出冬季蔬食套餐,既擅找食材、又很会开菜单的餐厅总监Kelly,认真做功课、採购引进了台湾在地小农生产的优质蔬果,以及不少「名门食材」,并与主厨邱涵乾讨论设计,以最适合烹调方式作菜,且坚持食材以「原形」呈现,拒用加工或再制食品入馔,因烹调到位、菜肴风味与口感皆很诱人,主题虽叫「浅尝」,实则很难让人「即止」。
这二年,台北都会私厨餐厅甚夯,这类餐厅虽原是「好吃的常民私房菜餐厅」,但因店小、难订、价位高,加上网路吹捧,已蔚为另类「高檔」、「顶级」餐厅。
私宅或私厨餐厅,若欲与「高檔」、甚至「顶级」画上等号。则菜单就「不能只有一套」,经营者与厨师得具备「随时可以换菜的能力」,或依客人需求客制化,或配合季节时序转换定期推陈出新。若从年初到年末,都「一套到底」,则难保客人不会吃腻。
开在台北市在中山区睛光商圈的〈中山对酌〉,是会经常推出新菜单的中菜私厨餐厅。
台湾蔬食人口已逾660万人,CNN也将台北评选为「十大素食友善城市」之一。眼见商机庞大,各国「植物肉」、「未来肉」相继来台抢市,从连锁超商、超市到连锁速食、连锁咖啡,及零售食品大小厂均分别推出素/蔬食产品争取商机。
「食蔬」,已不仅是一种「食尚品味」,对奉行者而言,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主张」、「生活哲学」,甚至是一种「主义」。眼见趋势所及,市场上已大量出现以不同服务型态,以及不同菜系、菜式的蔬食餐厅在市场崛起,并以不同诉求争取市场青睐与认同。
〈中山对酌〉是市场第一个推出高价蔬食菜单的私厨。餐厅总监Kelly说,为了本季推出的蔬食菜单,餐厅选用了很多台湾在地小农生产的优质蔬果。为了「让食物说话」,菜单上的菜色没有强烈的调味或太多复杂的烹饪技巧,希望客人在品尝时能够更专注于食物天然的本味,细嚼慢咽、「单纯而美好」的感受食材特色。
关于味道,〈中山对酌〉首次推出的蔬食套餐,Kelly和邱涵乾除费心「找食材」、「用好食材做出好味道」外,为避免菜肴中味道太寡、太单调、太无趣,也「找方法」、跨菜系的进行风味组合与「堆迭」,为菜肴风味与口感创造丰富层次。甚至用未曾想过、做过的做法「变出一道蔬食菜肴」,在舌尖味 蕾传递「前所未有的味觉体验」。也因为「从没想过可以这样做」,也「从不知道这么好吃」,故而让人惊艳。
例如〈炸晚香玉笋〉,是採用日式高檔炸天妇罗做法,主厨将带着花苞、口感鲜嫩细致且含汁的云林晚香玉笋沾上麵衣后油炸,入口其嫩度较精挑细选的芦笋或芥蓝菜梗更「幼秀」,食后难忘。
〈木须豆腐花〉上桌时很有仪式感,这「咸豆花」是以嘉义十甲农场的有机黄豆做出的豆腐脑为主角,搭配用滑菇、金针菇和木耳熬制羹汤呈现。〈翡翠福袋〉结合中、日料理作法演绎精致蔬食港点,底层是蒸蛋并以绿色菠菜蓉点缀,主角是生春卷皮包裹豌豆仁、洋地瓜、杏鲍菇与北菇拌炒作馅,口感层次丰富。〈虫草花腐皮卷〉是以腐皮卷包裹虫草花、金针菇,以及苗栗银芽与香菇丝作馅,然后油炸,也是精致蔬食港点。
〈辣炒天贝〉是以天然发酵黄豆制成的「天贝」,切丁后与笋丁、四季豆丁一起用印尼酱、椰糖、蒜头、青辣椒爆炒,品尝时可搭配美生菜享用。〈梅干菜拌麵〉的梅菜酱是以苗栗公馆小农自制发酵的梅乾菜,与蒜头、香菇、辣椒切碎后炒成,咸香辣中带有甘甜。拌麵时配着花生碎、芽菜、辣油、镇江醋与特制甜酱油,风味与口感极佳。
「隐藏版」菜式〈天香小炒〉,是以臭豆腐条、芋头条油炸后,与芹菜条、菜圃条、蒜苗大火快炒成菜,带着「天香」与镬气上桌。
〈红烧菌菇煲〉是以港式煲仔菜做法料理新社、埔里、竹山、溪州的鸿喜菇、美白菇、鲍鱼菇、羊肚菌、猴头菇与蘑菇,「明明是素食,却有荤香」,且开胃下饭。
中山对酌
地址:台北市中山区
农安街31之2号
电话:02-2597-0720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