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电动公车现有408辆,目前有2家专营电动公车的业者因经营不善,导致实际在路上跑的电动公车锐减,离公车全面电动化目标恐将越来越远。台中市交通局长叶昭甫表示,因电动公车规格未标准化,许多业者因后续维运等问题,多持观望态度,会再向中央反映。

台中市近年积极推广电动公车,目前数量共有408辆,包括台中客运72辆、全航客运2辆、丰原客运14辆、苗栗客运4辆、中台湾客运23辆、四方公司82辆、捷顺交通46辆、中鹿客运112辆、巨业交通23辆与统联客运30辆,已有相当成果。

其中以电动公车营运为主的四方公司及捷顺交通,近年面临经营不善问题,2家公司合计多达128辆电动公车,四方公车因欠债,连公车都被银行拖走;捷顺客运则经营困难,路权转让给其他业者。

台中市议员张家铵表示,台中电动公车数量减少,不仅离台中公车全面电动化的目标越来越远,也会对公共交通带来衝击,必须重视,要求交通局要提出应变作为。

叶昭甫表示,四方跟捷顺不是单纯的公车营运者,而是有研发制造电动公车的业者,因此不只营运,还背负更大的制造风险,市府也持续关注这类公司的稳定性,也会持续辅导,维持公车路线稳定。

叶昭甫指出,会持续跟交通部反映电动公车要做到标准化,才不会造成公车业者花上千万元买了电动公车后,后续若电动公车制造商倒闭等问题,无处维修、换电池等窘境。目前台湾电动公车业者多,且各家技术、后勤维修不一,导致业者投入意愿低,多持观望态度。

客运业者认为,电动公车有3个难处,第1,充电站设置,客运停车场通常都位于郊区,要考量土地取得及电网供应问题;第2,充电站距离不能离发车站太远,因电池有续航力问题,若充电场站太远,不仅成本高,也可能无法跑完路线;第3,目前电动公车电池技术不稳定,使用年限不长,换电池动辄几百万元,业者吃不消。

客运业者强调,中央要推电动公车政策,首先在制造端要有配套,技术稳定才能说服业者们加入。

#稳定 #营运 #捷顺 #台中市 #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