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吹起环保热潮,政府鼓励民眾自带环保杯,并推出循环杯政策,期望降低使用一次性塑胶杯的次数。但循环杯因卫生问题易使民眾却步,而常见民眾环保杯愈买愈多,政府、民间业者各吹各的调,难免让人质疑环保杯与循环杯真环保吗?是否又会带来另一种环境污染?
回顾第一个塑胶袋发明歷史,欧美民眾购物喜用纸袋装东西,但纸袋易毁不耐用,变成一次性购物袋,大量使用下造成原料树木被大量砍伐。1965年瑞典工程师斯坦‧图林为让民眾养成「重复使用」的习惯,发明第一个塑胶袋,盼能透过轻盈、防水、可重复使用的塑胶袋取代纸袋。
但令斯坦‧图林意想不到的是,塑胶袋靠着便利性、价格低廉取代纸袋,却也造成民眾使用一次性塑胶袋的习惯,反成为另一场全球环保危机;这也与2018年政府开始执行「禁塑令」,环保袋商机掀起热潮,但生产环保袋反而更浪费资源,而民眾使用环保袋的汰换率又高,有着异曲同工的现象。
此外,循环杯与环保杯虽有「重复使用」的优点,但却也多了一项难以解决的清洁卫生问题,加上疫情后,民眾更加注重个人卫生,若为了推动环保政策,制造大量循环杯却乏人问津,或为环保选择使用环保杯,却频繁汰换环保杯,都是本末倒置。
探究「环保」的根本精神,不应是着重使用什么工具,而是该工具是否便利重复使用。从循环杯借用成效来看,如何在环境保护、卫生问题、经济效益间取得平衡点,才是推动环保节能的真正考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