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八卦山区近年频传水鹿破坏农作物、路杀,专家认为是圈养脱逃的水鹿在浅山繁衍。但农业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今年7月指出,台湾水鹿过往在海拔2000公尺左右高山活动,但研究显示,近年已往较低海拔扩散,恢復日据时中低海拔活动区域,代表台湾生物多样性的回归。
生多所指出,台湾水鹿早年分布海拔300公尺以上区域,随着栖地破坏及高度猎捕,族群大减,活度范围仅限海拔2000公尺左右山区。2006年《野生动物保育法》施行,台湾水鹿有休养生息的转机,近3年研究证实,其族群已往较低海拔扩散。
生多所助理研究员蔡继锋指出,高雄的藤枝研究中心位处海拔高度在1350至2635公尺间,2011年起在不同海拔架设自动相机监测,起初台湾水鹿只在1800公尺以上现踪,2019年首度出现于海拔1600公尺以下,迄今已是水鹿主要活动场域。
今年4月,藤枝研究中心驻站人员又在办公厅舍周遭林道与森林边缘发现大批水鹿蹄印和觅食痕迹,检视监视影像发现是雄性个体,活动时间逾30分钟。生多所认为是台湾水鹿活动范围扩张,代表台湾生物多样性回归,也是生态系统恢復平衡的重要指标。
彰县农业处代理科长洪铭崧说,经农业部林业署函文指示,2000公尺以上高山水鹿为「野生保育动物」,低海拔水鹿不论圈养或逸逃繁衍的族群都是「经济动物」,若为害农作得强制移除。
但鹿农认为,八卦山区水鹿应是从高海拔迁徙至低海拔觅食的野生水鹿,因为1只公水鹿购入成本约20万元,每年鹿茸创造10万至30万元收益,不可能让牠脱逃或野放。
中华民国养鹿协会理事长张淑珍说,台湾养殖水鹿约1万7000头,都是本土种驯化,以贩售鹿茸为主,南投县国姓乡每年鹿茸产值即2、3亿元,但若有人採集野鹿鹿茸,恐触犯《野生动物保育法》,所以不担心野鹿族群扩散衝击养鹿产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