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2012年制定《歷史街区振兴自治条例》,并陆续公告盐水、麻豆、新化、府城、府城外缓衝区、安平暨鲲喜湾6大歷史街区,迄已投入3亿900万元完成17处歷史街区环境改造,包括府城14处、盐水3处,彰显古都特色。

为保存歷史街区的歷史纹理以及街区景观新旧融合,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起针对府城歷史街区展开街区营造,迄已完成蜗牛巷、新美街、总爷街、万福庵等14处府城歷史街区环境改造工程,今年接续完成盐水的王爷巷、一银巷、鱼鳞巷街区改造,目前普济殿庙埕也接近完工。

文化建设科科长梁晋荣指出,歷史街区营造面向涵盖老屋立面修缮、街区环境改造等,而街区环境改造包罗万象,从地砖铺设到管线汰换都在其中。他说,几乎所有老旧巷弄都面临管线多且太老旧,过程须协调不同管线单位一一做更新汰换,另外,老屋墙面也常见布满纷乱管线,让视野变整齐也是改造一环。

他提到,多数人认为铺石板、石砖就等于老街,但改造过程重视还原当地巷弄意象,如盐水的王爷巷、一银巷、鱼鳞巷就铺设陶砖,以融入当地街区既有色调;新美街则尝试铺石板,并比照日本作法,于巷弄及民宅间创造行人步行的空间。

文化局说,歷史街区环境改造大致完成,明年重点放在老屋立面,将优先针对日据时期台南3大酒楼之一「醉仙阁」,完成调查考证、设计,在取得所有权人台南市商会同意后,预计下半年动工。

梁晋荣强调,明年将启动「台南老屋信托」平台机制,过去以公部门资源供给老屋使用人,未来将结合更多资源,促老屋永续经营,预计明年制定相关法制作业,并送南市议会审查自治条例。

#老屋 #环境改造 #台南市 #府城 #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