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战进入最后阶段,无论是国防部滥用警报传送「大陆飞弹」的虚假讯息,或不久前国安单位放话外媒「五月天被胁迫」后悄悄收场,民进党主打的「大陆介选」多变成「空包弹」。大陆则按自己的节奏推进两岸关系,选前5天发布《关于经贸领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若干措施的通知》,宣示两岸促融方向不变,给民眾带来和平的信心。
检调介选 民意反弹
眼见「大陆介选」空战无效,民进党政府用起检调力量,以「触犯反渗透法」为理由,密集约谈、起诉曾访陆的村里长、基层民眾、退休警官,引发司法介选、绿色恐怖的疑虑。尚未见到「大陆介选」的实际证据,却先引发操弄「检调介选」的争议,引起民意强烈反弹。
检调查办的重点对象是蓝营基层桩脚、近期曾赴陆旅游参访的村里长。选举关键时刻,「检调牌」重创蓝营陆战实力,蓝营群起反弹,质疑国家机器为民进党助选。整理检调发布的讯息,遭调查的赴陆村里长有3个共同行为:一是接受大陆官方落地接待和宴请,二是大陆官员提及支持特定政党候选人,三是大陆官员提到支持两岸一家亲。
但人民有行动与言论自由,也有认同的自由,法律并未禁止台湾地区人民接触大陆地区官员,这些行为是否适当,可接受社会公评,民进党政府用被渗透来办案,证据链相当脆弱,相信最终将如同「向心乌龙共谍案」,被法院还以公道。
大陆不必因民进党政府「检调牌」的选举奥步,而对两岸民间、基层交流失去信心。首先,选举是一时的,无论选举结果如何,反台独、求和平、促交流的民意依旧是台湾社会主流。其次,大陆愈是加强和台湾人民的直接对话,台湾愈能够接触大陆第一手资讯,人民就愈不会被民进党操控,愈能够了解真实的大陆,大陆在新一年应该把两岸交流的门开得更大。
民进党因为「反中牌」失效、「大陆介选牌」失灵,才用国家机器来救援。这恰恰折射出,大陆应对2024选举,比以前更有定力,因应也更加成熟。五月天被胁迫传闻出现后,国台办第一时间否认。几天后,大陆媒体发布了由两岸不同世代歌星同唱《明天会更好》、高喊「两岸一家亲」的MV,透过「正面表述」方式,让大陆内部针对艺人的仇台民意无法发酵。
两岸促融 方向不变
大陆官方用两岸艺文界合作的「正能量」,回应针对特定台湾艺人的负面风波,是非常聪明、成熟、有格局的做法。放在过去,一旦有台湾艺人卷入政治争议,大陆官方的动作反而愈描愈黑,烫手山芋往往都丢回给当事艺人,迫使其不得不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反过来又刺激了台湾内部的反中民粹,最终被独派捡到枪。
用音乐语言超越政治语言,令大陆抑制了「五月天疑云」酿成政治风暴的可能性,避免「周子瑜事件」重现。这对大陆未来推动两岸民间交流,提供了启示。政治归政治,民间归民间,专业归专业,两岸交流才会行稳致远、细水长流。尤其是2024选举,可能因蓝白不合而让赖清德低票当选,这绝对不能视同「多数台湾人民支持民进党」甚至「多数认同台独」。这次选战更凸显出,不支持台独、不想上战场,这两个「不」才是台湾社会多数民意。
如果国民党赢得选举,两岸关系可豁然开朗,但大陆也要保持渐进节奏、不必急于求成,先开放大交流,让更多基层、青年交往合作,让两岸社会走出过去8年的阴霾,再来思考两岸制度化协商进程与方向。若民进党继续执政,大陆也不必灰心,更应积极推动两岸城市交流、民间交流,尽力促成两岸双向观光开放,透过交流力量降低战争风险。
选举必然带来风雨,但无论选举结果如何,雨后一定天晴。大陆应该有延续两岸交流的底气和智慧,台湾执政者选后也应该思考如何增加两岸的迴旋空间,让两岸人民安心来往、放心交往,不应再用政治帽子或检调机器加以阻挠,也要排除激进民粹的干扰,透过智慧来创造两岸融而为一的绵长福祉与永续空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