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能源车市竞争激烈,有「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之称的大陆车企北汽蓝谷预计2023年净亏损超过52亿元(人民币,下同),近4年累计亏损超过220亿元(约合新台币971亿元),盈利仍具挑战。而在大陆本土车企迅速发展下,日本的汽车等机械行业多数认为,中国的经济形势或趋严峻。

作为北京汽车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创立于2009年的北汽蓝谷是大陆首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也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合作伙伴之一。该公司15日晚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3年公司净亏损57亿至52亿元;公司此前已连续3年巨亏,自2020年至2022年分别亏损64.82亿、52.44亿和54.65亿元。

谈及亏损原因,北汽蓝谷指出,一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公司为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技术研发、品牌管道建设等核心能力上持续投入,对短期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公司产品销量仍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暂未显现,导致产品成本阶段性偏高。

据《券商中国》此前引述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大陆新能源车企面对业绩或毛利润亏损的情况,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主因在于,企业持续转型电动化投入较大,只有销量达到规模效益时,企业的亏损面可能才会改善。未来随着产业链规模不断增长,新能源车企的经营情况会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中国日本商会15日公布向会员企业进行调查的问卷结果显示,在2024年的经济形势预测中,回答「下降」和「略微下降」的企业达到39%,高于回答「持平」(37%)及回答「改善」和「略微改善」的比例(25%);关于2023年的投资额,则有近5成日企回答减少或不进行投资。

「中国经济的前景不明朗」,商会副会长宫下正己同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按行业来看,在汽车等机械行业,多数观点认为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在精密机器等耐用品行业,认为景气会改善的积极回答较多。

#业绩 #北汽 #行业 #企业 #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