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开徵进口产品,若无法提出第三方查验之碳排放证明,应依国际通用认定的熟料或水泥碳排强度,再依照国内收费机制进行徵收。

公会表示,未对进口水泥及其熟料徵收碳费将使国家净零目标产生破口,使得大量碳足迹较高的国外水泥进口,造成碳泄漏,让台湾大量土木工程及民生建设降低碳排的目的窒碍难行,不利整体温室气体减量。

受本土水泥与进口水泥及熟料价差影响,国内水泥及熟料进口比率逐年增加,至2022年已达25%,相较2021年成长6个百分点。

公会强调,本土水泥业者依法缴交货物税,矿石税,并呼应国家长期净零目标进行低碳投资,2030年前将投入超过194亿元减碳预算,增加的成本让本土水泥与进口水泥存在着价差,使得市场受到侵蚀及低价倾销等不公平影响。如果只对本土业者徵收碳费,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的价差将进一步扩大,加剧对国内产业不公平之竞争危及国内水泥自主供应韧性。

再者,公会指出,国内水泥业是台湾循环经济发展推动不可或缺的要角,2022年已协助去化各项废弃物及资源化产品约220万吨,处理量占全台事业废弃物总量的10%,未来预计处理量将提升至550万吨,有效减轻国内的环境负担。如由国外水泥及熟料大量进口,将实质衝击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内环境负荷。

#碳费 #公平 #熟料 #公会 #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