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北港有民眾目击1只巨大怪鸟从天而降,在水面扑腾不停撞击船身,始终无法起飞,民眾担心大鸟受伤,先将鸟捞起,随即通报新北市动保处。动保处兽医师到场确认是大洋性海鸟「白腹鲣鸟」,虽无明显外伤但稍嫌瘦弱,先初步照料后,转送台大生物资源暨农学院附设动物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白腹鲣鸟是一般类野生动物,属大洋性海鸟,成鸟全身主要为黑褐色,下胸、腹部延伸至尾下侧为白色,脚及嘴为乳黄色,脚具全蹼,善于游泳潜水,不利于陆地行走,嘴喙尖端尖锐,似鸡嘴,又有「海鸡母」的别称;此鸟的面部与喙部连成一色,像是戴了面具,外型非常奇特。
白腹鲣鸟栖息在海岛或沿岸区域,常单独或小群活动,会从空中俯衝潜入水中,捕食海中鱼类、乌贼等。台湾目前共发现3种鲣鸟,为白腹鲣鸟、蓝脸鲣鸟及红脚鲣鸟,其中白腹鲣鸟为台湾最容易见到的鲣鸟,目前在北部及东北部海域有较稳定的族群出现。鲣鸟通常在海洋上活动,很少停留在陆地上,要观察需搭乘船只,才有机会观察到牠们。
动保处说明海鸟出现在陆地的原因,当受到剧烈天气变化的影响,如颱风来袭时,强风可能驱使这些海鸟进入陆域,寻找避雨避风的地方;另也可能受海洋污染影响,例如油污沾染海鸟身上,造成羽毛失去防水和保暖能力,使牠们无法飞行。上述因素使得海鸟变得虚弱,有时就会登陆到岸边休息,被人发现。
动保处吁,遇到野生动物时切记遵守「不喂食、不干扰、不接触」原则,以免对牠们造成骚扰,更禁止虐待或伤害。发现野生动物需要救援,可直接拨打1959动保专线或通报动保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