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中区柳川里环保志工队每天兵分两路,在社区清出许多垃圾,环保志工李国华说,「废物」回收再利用到环境中,打造壁画及花圃,成为大家「访旧寻新」探索景点;里内婆婆妈妈于2015、2016年积极投入参与式预算,争取经费,改善小巷弄淹水问题,打造别具风格的「柳川古道」,还吸引外国学者特地来参访。
环保志工陈新贵指出,「希望资收站」在每个月第2、第4个星期的周二下午2点到3点半,在中区公所旁里民活动中心外做资源回收,里民可将分类好的回收物品带到资收站秤重量、换点数,累积到一定点数,即可兑换环保局提供的日用品,吸引不少人投入,资收物不断涌进。
环保志工董金国说,大家规画每周2次里内资源回收活动,将贩卖所得及资收物,推动社区总体营造,例如高挂在巷弄每支铁杆上的「灯笼」是回收铝罐制成;墙壁上排列「爱心」图形的宝特瓶盖是回收物;黑胶唱片、光碟、废轮胎等,也全成为应用于古道社造的媒材。
柳川里第3邻邻长卢梅雀说,里内婆婆妈妈们都是菜篮族,哪懂得写「社区营造计画书」,更不懂如何向政府提案,但她们去市府上课,勇敢提出想法,连续2年利用台中市参与式预算提案获票选成功,将原「废墟古道」打造别具风格的「柳川古道」,连外国学者都来参访。
参与提案的17邻邻长锺文琴说,柳川里中山路257巷贯通中山路至民族路,是中区唯一保留下来的百年古巷,可通到柳川,大家利用台中市参与式预算,提出「中山路257巷百年人文巷道风华再现」计画书获得入围,消息传来,社区民眾及全程参与的邻长及志工们,喜极而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