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花莲大地震震出危老建筑重建的问题,台中市议会17日进行「加速都市更新、危老建物重建」专案报告,议员指出,全市超过30年以上的老屋约有49万户,但去年市府核准都更的案件仅100多件,蓝绿议员都要求加速办理,并呼吁政府应是重建助力,不要反成「阻力」。
陈俞融指出,台中身为全台第2大都市,都市更新的核准数却与台北市差了5.7倍,老屋活化及更新速度太慢,老房子结构强度与现存机能不足,若再发生大地震恐造成巨大损害。
周永鸿说,中市屋龄逾50年的老旧住宅有8万8445户、占比7.94%,多数位在原台中县,这些房屋耐震力都不足,但都发局过去受理的老旧房屋耐震补强、社区公共设施补强的申请都不踊跃,质疑未做好宣传工作。
陈文政指出,中市使用砖造、石造或木造的住宅约有28万户,不少位在人口稠密区,使用年限仅50年、耐震系数仅5级,恐成为下一次地震的危险户;他举北区为例,7万多户住宅中就有4万多户屋龄超过30年。
黄馨慧表示,中市平均住宅屋龄约29年,且有72万户住宅屋龄超过25年、占比例64%,但市府核准的都更去年仅100多件、危老改建也才600多件,主因是都更整合困难、最终还要经市府审核,造成延宕。
李中则说,都更、危老重建速度慢,主因在于市府审查会议的次数太少,还要求回馈金,回馈没谈好、案子就送不出去,甚至有都更案的回馈金要1亿元,宛如抽「都更税」,成为都市更新与处理危老重建的障碍。
都发局指出,台中市30年以上老屋约占全市房屋比例44.06%,在六都中排第5,是较年轻的城市,市府截至今年3月底核准危老重建共697案、核定数为全国第2;为加速都更与危老重建审查机制,目前市府已成立专案小组,将採用简化、联合审查的机制,并透过都更总顾问、危老辅导团协助民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