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花莲大地震发生后,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派出「新海研3号」研究船驶达震央区,直击海底强震后的雾浊层(海底扬尘)并成功採样,为海洋研究动员与资源整合写下新页,有助解开致灾性近海地震的秘密。
日本政府在311大地震后1个月进行水文调查,1年内进行断层深钻,积极动员学界研究近海地震。反观台湾,对于海上主震现场调查相对缺乏,海底断层与其造成的地形变化也无法以肉眼或卫星观察,需仰赖研究船设备收集资讯。
中山大学在地震发生1周内紧急动员,由海科系副教授林玉诗领队,派「新海研3号」前往花莲外海探勘。歷经5天航程,过程中成功探勘断层面、测绘海底地形,并调查地震引起的即时海洋环境变化,完成主震与余震区共322公里的地形与底质测线、184公里的震测测线及三站水文剖面,在多处大陆斜坡探测到海底山崩造成的底质扰动,并在巨厚的雾浊层中採样。
海科院表示,海底山崩引起的扬尘会随时间逐渐稀释,把握时效调查水文地质尤为重要。
林玉诗指出,这次是台湾科研团队首度直击震央海域厚且广的雾浊层,团队先使用多音束测深仪测绘海底地形,并同步利用底质剖面仪扫描海床沉积物。另使用水文探测器,施放电火花震源鎗及讯号接收缆线,利用高解析反射震测技术,寻找潜藏在海床下地震产生的断层错动。未来海洋探勘再遇相似特性的沉积物,将有机会揭开该区域地震次数、年分等海底密码。
中山海科院长廖德裕强调,此次观察和研究可提供政府国土规画的参考,让台湾在致灾性强的近海地震研究能有突破性进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