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花莲大地震重创东部交通,苏花路廊受损严重,尤其是纳入苏花安全提升计画(苏花安)的路段,正是重灾区。目前苏花安计画进入环评阶段,环境部2月初审后,环评委员要求补正资料再审,公路局日前已将资料提交,5月14日将再次召开审查会议,报告中逐一回答环委的疑虑。
交通部先推动苏花公路改善计画(苏花改),2022年全线通车后,再提出苏花安。苏花安3大改善路段,包含东澳-南澳、和平-和中、和仁-崇德,全长共29.9公里。由于花东地区是地质最不稳定的地区,用人定胜天的观点在天险贸然施作工程,环评委员及环团质疑声浪不小。
环境部于今年2月20日首次召开苏花安初审会议,环委提出各种质疑,例如施工时各路段最大出入土期间、施工机具及运输车辆最大数量、空品恶化期间等最劣情境等。
生态工法发展基金会执行长黄泰华认为,经歷花莲大地震,苏花安道路安全更显重要,但当年苏花公路没有延伸至东澳至南澳段,周遭植被覆盖度高,水土保持度佳,如果大兴土木建造公路,反而会影响稳定性,往后遭遇颱风、地震,崩塌机率相当高,不赞成将东澳至南澳段纳入苏花安。
黄泰华指出,花东地区是地质最不稳定的地区,尤其和仁至崇德段附近地质破碎,亦有陡峭,加上此次大地震造成落石也多位于此路段,不应用人定胜天的观点在天险贸然施作工程。
公路局苏花改工程处表示,更新版的报告将逐一回答环评委员提问,像是挖掘隧道时的污水处理、工程产生的废水与涌水,从苏花改施工的经验中,发现部分路段的涌水超乎预期,因此事后会加强排水,苏花安在设计上都会更为精进。
还有由于部分路段行经国家公园,生态监测的点位及数量,环评报告中也会进行说明。除了最基本的生态检核,工程使用的施工便道,人员机具及车辆停放在哪,都要事先规划,此外工程採24小时不间断进行,为避免夜间施工的噪音、投射灯光干扰生态,也将採低照度电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