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疗法》、《再生医疗制剂条例》立法在即,卫福部医事司15日公开以细胞治疗辅助治疗实体癌的结果,人数最多的第4期大肠癌,存活天数中位数为677天,肝癌则是368天、胰臟癌344天,乳癌则无法计算。民间团体批评,卫福部审核通过至少10几种癌症,却仅公布4种,病人需要知道的是,究竟值不值得花大钱接受细胞治疗?但卫福部的资料过于简略,欠缺疗程、总花费金额等资料,根本无从参考。

医事司15日公布细胞治疗辅助治疗实体癌的结果,截至2022年底,完成完整疗程人数共538人。由于死因统计结果只到2021年底,在此之前,实体癌第4期的病人中,至少接受1剂细胞治疗者共536人次,平均年龄58.3岁。

在人数较多的癌症中,治疗第4期大肠直肠癌的病人共56人,存活天数中位数为677天。治疗第4期肝癌的病人共36人,存活天数中位数为368天。治疗第4期乳癌的病人共24人,因过半都仍存活,中位数无法计算。而治疗第4期胰臟癌者共19人,存活天数中位数为344天。

台湾癌症免疫细胞协会理事长纪君霖说,卫福部应更详细说明病人接受细胞治疗的次数、过去几年接受了几个疗程、总花费金额多少等。一个病人花费几百万合併治疗,还要住院、买标靶药,就为了存活1~2年不等,病人需知道的是,这样的花费值不值得?

目前卫福部审核通过的实体癌细胞治疗至少10几种,但此次仅公布4种,还有1种无法评估。纪君霖质疑,难道是其他癌症个案太少、成效太差?即便如此,卫福部也应公告。而终止治疗的病人,是什么原因终止?终止后活了多久?医院应该有数字。卫福部若只公开好看的数字,这是粉饰太平、掩盖事实。

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则指出,卫福部的报告过于简略,非常没诚意。根据《特管办法》第20条,医疗机构执行细胞治疗技术,应于每年度终了3个月或中央主管机关要求之期限内,提出施行结果报告,报告须包含治疗案例数、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或异常事件等。

此次的报告却只有存活天数中位数。林雅惠说,细胞治疗的代价很高,一些病人甚至倾家荡产买希望,病人无法从此次的公开资料得知是否值得花大钱,与民间所期待的「成效公布」落差实在太大。

#实体 #病人 #卫福部 #存活 #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