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蔡英文就任总统后即召开司改国是会议,然而,8年总结,民眾最不满的还是司法,尤其赖清德今天就职后,首要面对就是宪法法庭将对死刑释宪案作成的判决结果,台湾犯罪被害人人权服务协会呼吁,赖应对死刑存废表态,且应透过广泛公民参与和辩论来决策,而非仅凭15位大法官来决定死刑存废。
协会副理事长许福生指出,在社会未有共识情形下,若骤然宣告死刑违宪,可能引发社会对立及衝突,且逾越权力分立界线,呼吁大法官须谨慎考虑民意和被害人家属情感。
上个月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司法改革是蔡英文任内8大政策中,满意度最低、仅35.6%,不满意度则高达54.6%位居首位。法界关注,未来赖清德如何延续司改,或是有新的司改政策,提升司法信任度。
基于对520新政府司改的期许,阳明交大科技法律学院日前也发表「建立提升效能、人力永续的审判制度」声明,提出包括建立「合理工时限量分案」、「善用兼任司法人员」、「简化判决书内容」、「建立刑事假性财产案件收费制度」、「证据制度修改」、「以科技提升审判效能」6项改革建言。
声明建议应先从一、二审建立合理工时,建立分案原则,每年统计分析,对工时的合理性持续调整。另在善用兼任司法人员方面,修改司法调解制度,使两造律师在庭外先行整理争点,交换证据,加速审判,并建议简化判决书撰写。
同时,为彻底解决滥诉及舒缓案源,建议参考国际作法,採取「刑事假性财产案件有费制度」,遏止浮滥提告侵占、诈欺、背信及偽造文书罪。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