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让缺工成为五缺之首,在台湾,工业之母「马达」也同样面临缺工、缺人才的难题,顺势转型为电动车供应链的指标厂富田电机也同感困扰。520前夕,创办人张金锋接受媒体访问,具体建言希望有助于传产制造业的正向发展,他说:「当前少子化已经危及国安,缺工、缺人才也使得产业发展感受瓶颈与局限,如果教改制度可以更灵活的与全球策略发展趋势定期校准,那么转危为安,找回国家竞争力就非侈言空谈。」
就传产困境,张金锋坦言:「现阶段传统产业大环境真的不好,很多白手起家创业的第一代,均面临第二代年轻人对高科技业的向往,寧可读大学、硕士,也不愿意接班,让整个传产基础摇摇欲坠,富田身处传统马达产业多年,深感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现在要找一个真正会做入线、配电、模具等,稍有技术基础的马达技师已难寻觅,遑论拥有精湛技术的老师傅。」
他进一步说,台湾经济体大约50年,若不快做补救、挽回,对台湾的人口发展及产业将是一大隐忧,吁请政府应多元思考,否则只会愈改愈糟糕,甚至导致正确道德观、价值观荡然无存。并提出建言,其中与传统马达相关:一、台湾现阶段应急修正方式应走向国际化、多元化,对较优秀外籍移工不妨考虑给予长期居留权,但是应由雇主严格评估优劣,政府也须严格稽核,让台湾成为更国际化、多元化的国家。
二、马达是工业之母,培养马达入线匠工应朝更年轻化发展,若马达电机、基础机械后继无人,等我们这代人届龄退休以后,未来学校理工科将没人传承马达专业知识。所以应积极培养匠工,不分学歷,只要肯学,以认证制度给他们一个保障。三、对技职体系匠工,政府应有长期配套规划,比如扶植专业技职院校,负责培育电机、机械、建筑工法、绘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电、冷气装修、装潢木工等人才,其中,尤需保住技职院校的专业特质,不再只偏重IT产业,致整体产业发展失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