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报导,大摩报告指出,大陆在全球制造业的市占率虽不断扩大,但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下,市场对于大陆的工业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负增长和工业投资高增长带来风险的担忧日益加剧。

大摩估算,大陆的供给侧改革将于明年见效,工业信贷增长合理化,届时制造业信贷中面临风险的比例估计约为10%。在此情况下,银行在2025至2027年需要消化的制造业风险信贷约占总额的3.3%,即每年不良贷款2.2兆元,高于正常的年度风险消化额度。

不过,大摩指出,相对于已实现的产业升级水准,上述风险成本仍处于可控范围,尤其经歷过去几年的整顿,官方已显着降低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相关信贷的风险。但大摩也提出,若是过度投资的情况维持到2027年,持续的低利息水准将成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大陆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管20日公布的「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大陆经济受疫情、地缘政治衝突、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面临多重压力,金融机构资产品承压,预计今年不良资产规模将持续增长。

报告指出,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转变不良贷款的比例,从2022年的20%升至2023年的30%。报告还称,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紧迫性增强,但处置难度有所提高。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商业银行推出的不良资产包品质下降,市场接受度有限。二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接盘不良资产后能否在二级市场顺利处置并达到预期收益,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市场交投自然降温。

#大陆 #大摩 #处置 #产业升级 #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