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美对中国电动车产业祭出「关税大棒」的同时,在国防和绿色技术所需的关键矿产全球争夺战中,却明显屈居下风。《华尔街日报》报导直言,儘管西方试图扭转上述困境,但中国企业的主导地位未降反升。

「中国并不是在原地踏步、等着我们迎头赶上,」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佩恩研究所(Payne Institute)所长Morgan Bazilian说。「中国已经对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各个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现在正在这一基础上追加投资。」

报导指出,以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镍为例。遍布印尼群岛的中国镍加工厂正在通过新设施和扩建的设施大量开採这种矿物,反观总部位于瑞士的矿业巨头嘉能可(Glencore)却因为资金问题,暂停了位于法国领土新喀里多尼亚的镍工厂运营;英国Horizonte Minerals的巴西新矿的主要投资者也已撤资。

此外,当中国国内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锂产量极速增加后,美国和澳洲的锂矿项目已被推迟或暂停。美国唯一一座专门的钴矿在当地政要出席开工仪式5个月后,于2023年暂停运营。

报导称,据钴交易商Darton Commodities数据,去年,非中国加工的精炼钴的产量降至15年来的最低水准。

另外,大宗商品资讯提供商Fastmarkets数据显示,今年在中国国内完成或中国企业在海外完成的锂矿开採活动市占率已从2018年的14%上升至35%;中国国内完成的锂加工活动占比已从2018年63%上升至70%。

然而更令西方生产商担忧的是,中国企业开採加工的大量矿产远远超过中国国内市场需求,因为中国电动车销量下滑,导致矿物供应需求减少,但「供过于求」的情况也间接导致全球矿物价格大跌,且这一趋势丝毫没有放缓迹象。

#中国 #中国企业 #投资 #暂停 #开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