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再生能源发展,是举世减碳的核心作为。我国能源政策上也订有2025年达到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惟距此尚有差距,除太阳光电、离岸风电、水力发电业者共同努力外,需有社会力量的支持,让能源转型也有公正转型(兼具公正性与包容性的转型机制)的追随,方能急起直追加速发展。

5月22日,台湾小水力绿能产业联盟、中华民国水利技师公会联合会携手假集思台大会议中心举办2024河川小水力绿能论坛,并邀请了日本小水力专家包括日本全水协(全国小水力利用推进协议会)的小林久教授理事与具有小水力利用歷史64年的三峰川公司渡部昭心执行董事两位专家来台分享可贵的开发经验,与我国产、官、学、研界并肩探讨出让能源转型前进发展、河川生态受保护、原住民族及社区居民受保护的三赢目标。

宏观来看,台湾与日本一样都是重视河川生态保育的国家,如何在河川水力能的发展上兼顾河川生态保育,皆为重要课题。日本在近10年来也走过发展水力能与生态保育磨合的过程;甚至如何与当地居民沟通,已磨合出许多成功模式与应对方法。尤其台湾有原住民族保护区的存在,更需要在开发之前就沟通、协调做好做满来形成共识。

小水盟理事长洪正中直指核心:台湾需要河川的水力能,初估超过10GW。小水盟去年二度实地参访日本九州电力公司开发的小水力案场,了解到他们的设计重点在选择较安全、较不影响生态的潜力点来开发,开发方式以「离河、引水管流型」来发展。最后共同遵守「维持减水段河川的生态基流量」的法则。此外,只取用部分水力,尽量阻绝鱼虾生物进入引水道,导水管很少做「穿山凿洞的隧道型管路」,避免破坏地质;即使埋设导水管,也是利用已经取得所有权的山间土地,或是将取水点设在公路底下,以减少徵收土地不稳定因素。

最后综合讨论由经济部能源署吴志伟副署长、台湾小水力绿能产业联盟洪正中理事长、中华民国水利技师公会全国联合会锺朝恭理事长共同主持,议题包括:1、如何兼顾河川水力能开发及河川生态保育?以达双赢境界。2、推广离槽式河川小水力发电,林业、水利、土地使用、水土保持、地方政府、社区、原住民区域等尚有哪些问题待克服?3、离槽式河川小水力发电,其取水点、导水管路线、设置工法、发电厂等如何达到安全、环保标准?

本次活动感谢指导单位:经济部能源署、经济部水利署、环境部环境保护司、农业部农田水利署、农业部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原住民族委员会。协办单位:社团法人臺湾水利产业发展促进协会、中兴工程顾问(股)公司、社团法人臺湾环境公义协会、天晴能源(股)公司、恒利能源(股)公司。

#水利 #开发 #河川 #转型 #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