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地方党部主委26日改选,随着赖清德总统上任,派系版图也发生变化。上次选举最大赢家英系,从原本7席剩下4席,遭外界解读已是「赖上英下」新局面;尤其前总统蔡英文未现身投票,更引发联想。蔡办说,这是因为蔡卸任后还有很多行程,所以没有特别安排。
新北英系议员廖宜琨说,蔡个性本就低调,加上这次并非主角,可能不想喧宾夺主才没有特别安排。除了英系,新系和非新系的竞争更受瞩目,正国会、新系各夺下4席,党内人士认为,此次选举英系大挫败,而多数主委仍是「亲赖人士」。
英系在上次党部主委选举,拿下台北市、台南市、云林县、嘉义县、金门县、花莲县、台东县等7县市,翻转原先最多县市主委的正国会。
随着蔡卸任、赖上任后,英系一改与正国会竞争,改採稳健路线,除台北市寻求连任外,仅在台中市、嘉义县、金门县派出人选,其中台中还是与正国会结盟联手,因此仅取得4席。
反倒是积极扩张版图的新潮流,在中南部力抗「非新系联盟」,台南市派出绿委郭国文打败获正国会支持的涌言会前市议员陈金钟,虽然高雄市派出的市议员陈慧文输给了同样是涌正结盟的市议员黄文益,但此次也收穫苗栗、屏东、宜兰。
另外,正国会状态稳定,较上次仅微掉1席,取得4席维稳,虽然丧失宜兰,但仍取下基隆、云林、花莲、澎湖。
新竹市主委是隶属绿委柯建铭人马的市议员施乃如、新竹县主委是竹北市长郑朝方、台东县主委是前立委赖坤成人马的张钰晨、桃园市主委是郑文灿任内的前客家局长黄傅淑香,4人皆未特别归属任何派系。
综观来看,正国会、英系、新潮流各取得4席,绿色友谊3席、苏系1席、涌言会1席、民主活水1席,表面上三大派系仍是制衡。
不过党内人士认为,此次主委竞选最多者仍属「亲赖派」,新潮流之外,绿色友谊、涌言会、民主活水,以及郑朝方等人都与赖亲近,而英系最挫败,苏系、正国会则维持稳定;后续消长,仍看7月中执委、中常委选举状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