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26日结束第2轮总统大选,早前要求「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改名的60岁现任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以74.6%的超高得票率,击败现任总理席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赢得连任。
拥有280万人口的立陶宛为「半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5年,总理代表政府,由形成国会多数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提名组阁。立陶宛总统掌外交、国防大权,往往被期待与外交部长紧密协调。
在12日的首轮投票中,瑙塞达获得44%选票,而49岁的席莫尼特则以20%选票位居第2,但2人皆未取得过半得票率,因此2人26日进入第2轮的总统决选。
立陶宛总计1895个选区,26日选举的投票率为49.15%。据该国选委会计票结果,在90%选票已清点的情况下,瑙塞达赢得74.6%选票,而席莫尼特仅得23.8%。瑙塞达胜选后表示,「立陶宛人民给了我极大信任,我深知必须珍惜这份信任」。他表示,「现在我已有5年的(执政)经验,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好好利用这个珍宝,首先是实现为全体立陶宛人民谋福利的目标。」
俄罗斯威胁和国防议题是此次立国总统大选焦点议题,该国与台湾和大陆的关系也引起关注。儘管瑙塞达和席莫尼特在抗俄等国防问题上达成一致,但2人对立陶宛与中国关系持不同看法。
我国2021年在立陶宛成立以「台湾」冠名的代表处,引发北京经贸报復立陶宛。瑙塞达7日曾呼吁改善与北京关系,他认为设立贸易代表处「原则上是积极的」,但代表处应根据国际标准採用「台北」一词,而不是「台湾」,以化解与北京日益紧张的关系。席莫尼特则与瑙塞达立场对立,她先前指出,台湾代表处的名称是台湾人自己选择的,他们「有正当的权利这样做」。
虽然在立陶宛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架构下,外交政策并非取决于总统一人,但如今瑙塞达当选总统,「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否改名,势必再成各界关注焦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