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机器人浪潮席卷全球,机器狗也应运而生,考量制作价格与维护成本昂贵,国科会补助台湾大学机械系教授郭重显团队,打造我国首创自主研发的AI机器狗「NTU DogBot」,类型包含宠物型与工作型2种,预计年底完成爬梯动作,盼未来造价可低于国外,且应用于救灾、送餐等不同场合需要。

郭重显说,机器狗具有4足,可克服阶梯地形障碍,协助厂区巡检、送餐甚至救灾。近日新竹发生火灾,导致2位消防员不幸罹难,未来进行救灾时,可让机器狗前进一线灾区,协助消防人员规画施救策略。

郭重显团队也介绍研发的「NTU DogBot」,2022年到2023年间展开设计,最初先以3D列印方式,研发出42公分长、4公斤重的小型机器狗,之后参与国科会产学合作研究计画,与厂商「量子黑客」共同出资合作研发,计画执行迄今,已完成54公分长、16公斤重的宠物型机器狗「Oliver」,及93公分长、40公斤重的工作型机器狗「Dustin」。

团队说明,两款机器狗都有自主定位导航能力,但功能设计定位有些差异。「Oliver」具备动作教导与AI视觉功能,适合居家环境应用;「Dustin」则可应用于工业巡检与物品递送,搭载各式工业用途感测器(音噪、视觉、温度、气体等),并结合Line Bot即时讯息回报。

郭重显说,机器狗造价昂贵,1台价格约美金10万到15万元不等(新台币323万到484万元),NTU机器狗造价拟压在美金5万元左右(新台币161万元),价格是国外1/2到1/3,盼正式推出后,有助我国产业应对人力不足的问题。

#造价 #送餐 #研发 #公斤重 #机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