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子支付消费金额
国内电子支付消费金额

中央银行发布金融稳定报告显示,电子支付越趋普及、解封后浮现的旅游及消费潮,推升去年底台湾各类电子支付工具总消费额突破7兆元大关、年增幅直逼2成。央行并分析,整体7.21兆元的消费金额中,信用卡独占4兆元以上。

央行说明,电子支付消费主要包括信用卡、金融卡、储值卡、电支平台帐户及ACH跨行代收。观察国内电子支付消费金额,2019年疫情前仅4.93兆元,疫情爆发的2020年降至4.91兆元,后续缓步成长,至去年已衝出7.21兆元,若以民间消费总额11.3兆元来估算,非现金支付消费比重已达到64%。

其中,信用卡增加约6,958亿元最多、金融卡有2,813亿元居次、电子支付帐户消费金额也有836亿元,主因是国内零售支付共用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提升电子支付便利性有关。

据了解,台湾的非现金支付消费比重虽提升,但相较南韩与大陆在2021年即达8成以上,仍有段距离。金管会年初时参考歷年实际成长、国际研究报告在已开发国家笔数成长的报告、金融机构及周边单位的意见,决定出最新的三年计画,考量国人日常消费金额高比率使用非现金工具支付,非现金支付市场环境发展渐趋成熟,订定「2026年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达80亿笔,交易金额达10兆元」,为未来三年非现金支付目标值。

央行报告也指出,财金公司与日本合作推出TWOR跨国扫码购物服务,已于2024年1月推展至韩国,将持续扩增TWQR的使用场景,并推动交通业者导入TWQR,让民眾透过电子支付或行动银行APP出示TWQR,搭乘各类交通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子支付消费的非现金交易占比逐年提高,但国人使用现金仍相对普及。目前我国通货发行额在3.5兆上下,未明显下降,民眾持有钞券习惯未减,台湾CBDC实际上路、迈向无现金社会仍是路迢迢。

央行总裁杨金龙不断重申,没有反对CBDC,但利弊得失要考虑清楚,并强调「谨慎」二字诀,表示现还在研究阶段,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研究最少要三年以上,但也强调台湾发展进度不输其他国家。

#成长 #电子支付 #消费金额 #非现金支付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