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绿能,如果储能不够,将会发生「弃风弃光」的弃电问题,这在国外已是屡见不鲜,台湾不久将来也会遇到。因此台电不得不想办法把规画中的第三座抽蓄水力光明升级加大,即便投资成本往上也得做。只是光靠国营事业也不行,面对储能场成为邻避设施,成本又贵,如何普及嫁接绿能,政府有责任。
今年过年期间,台电宣扬风光发电量在中午破千万瓩,让传统机组可以放心去岁修。这如果到了2030年,再生能源发电占比3成,传统机组没去岁修时呢?
看看我们邻国日本,2023年底太阳能容量达87GW,但用电需求没那么高,这一两年弃光激增,已比澳洲、美国加州还多2倍。2020年苏格兰地区陆域风场更有19%被弃风不用,比例都不低。
供应过剩,为了维持发电效益,国外很多发电公司还祭出「负电价」,拜托民眾多用电。当然,台湾非电力自由交易市场,负电价比较难发生。
虽然《电业法》有规定,电网应优先调度再生能源,但前提得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如果再生能源过多匯入有害电网稳定,那当然还是要被拒绝。毕竟弹性较小的传统机组还是被赋予稳电大任,绿能就难逃被「弃风弃电」。
到时要弃谁的电,是台电自建绿能,还是民间风电商,光电业者?不管哪一种,都是成本的一种,甚至最后回到民眾电价上负担。
虽然台电也积极在建置智慧电网与监测系统,减少这种情况。也想多盖抽蓄水力大电池,但还是有衝击生态阻力。眼看民间储能不足,恐怕未来弃电风险难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