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蓬勃发展,儿童使用3C产品机率大幅提升,甚至出现「3C保母」,台北市议员曾献莹表示,儿童过度使用3C产品,以致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他呼吁市府应尽快订定指导方针供家长参考。北市卫生局表示,已结合相关局处提供幼托园幼童筛检服务,提供13个年龄层发展检核表,让家长自我检核。

调查资料显示,台北市迟缓儿通报个案数,从2011年2779人至2023年增为3427人,全台迟缓儿通报个案数更从2011年1万5848人,至2023年倍数增长为3万4781人。

曾献莹指出,许多发展迟缓儿源于过度使用3C产品,孩子缺乏亲子互动和生活体验,以致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台北市联合医院忠孝院区小儿科医师杜戎珏表示,3岁前为语言发展黄金期,医学界观察到,许多小朋友语言发展缓慢都跟提早使用3C产品有关,小朋友通常用手机看影片居多,影片画面快速且变化不断,比起实体玩具少了探索及研究玩法行为,导致小孩听得懂但不会说,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经营家庭时光。

曾献莹说,市府应向国外学习,像是澳洲政府对儿童观看萤幕时间有订定指导方针,包含2岁以下儿童不能看萤幕、2至5岁儿童每日不能超过1小时等,Android手机可以使用Google的Family Link、Apple手机可用内建萤幕使用时间功能等,规范儿童使用3C产品等活动。

卫生局表示,已结合北市社会局、教育局共同提供幼托园幼童筛检服务,并结合医院办理「儿童健康服务整合一站式方案」、「学龄前整合性筛检服务」,提供13个年龄层发展检核表,让家长自我检核,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迟缓发生。

教育局指出,对校园内学生携带手机、平板电脑到校情形,要求学校需经校内师生共识后订定规范,部分学校于不影响学习为前提下,採有条件开放制。

#儿童 #指导方针 #家长 #语言 #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