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学的在臺復校晚了政大、清华及交通大学又好几年,直到一九六二年才有第一间復校的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九五四年,中大校友张其昀出任教育部长,于立法院提出几所大学的在臺復校计画,当时尚不包括中央大学。同年,中央大学在臺校友会成立,开始推动復校事务。一九五六年,校友代表将復校申请文敬呈正副总统(蒋介石、陈诚)、行政院长(俞鸿钧)、教育部长(张其昀),行政院与教育部回覆「中央财力有限,目前復校尚有困难」。一九五七年,校友会决议,敦请教育部先行设立研究所,同年因为「国际地球物理年」活动,地球物理与太空成为热门学科,遂有「地球物理研究所」设立的构想。
国立中央大学的筹备最早预定在苗栗復校。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十三日,中央大学校友会干事会常务干事兼召集人谢应宽、常务沙学浚、干事孟宪侨,以及校友多人,于午前到达苗栗,目的在为中央大学復校事来苗栗勘察校址。县长刘定国,议长魏纶洲,主委皮天泽等人陪往此镇将军山勘察,为欢迎中央大学在苗復校,苗栗还特别赠送土地三十余甲,校址预定觅定中广苗栗电台山背上,该地环境幽清,省立苗中、县立苗中、私立建臺中学三校均在该处,被视为是苗栗县学府地带。最后,中央大学復校问题,经校友不断地努力,已略显曙光,首先要成立的是「地球物理研究所」,与清华大学之「原子物理研究所」鼎立,成为当时自由中国地球物理研究的最高学府。
一九六○年获教育部经费编列,苗栗政坛人士筹组「国立中央大学在苗復校促进委员会」,推动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成立。一九六一年,教育部设立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前教育部长梅贻琦担任,歷任主委还有教育部长黄季陆、中大校友央行总裁徐柏园。一九六二年,徐柏园任筹备会主委,在苗栗地方人士的支持下,校地由将军山转至二坪山(二平山)。校地解决后,曾为中大教授的戴运轨接受教育部任命,担任中大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同年八月,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一届正式招生,当年收了二十名研究生,十月开学时暂借臺大物理馆教室上课。
到了一九六六年,因苗栗校地狭小,仅有三甲地,实在很难发展成一所大学,因而戴运轨所长提出迁校计画,预备提出成立大学部构想。在寻找苗栗以外校地时,也衍生许多风波,苗栗议会与地方人士纷纷表示不满并抗议。一九六八年,最终在戴运轨所长的大力奔走下,中大迁移至中坜五权里上三座地区。此后,中央大学有了五十甲的校地,得以由一个独立所发展至今成为一所顶尖大学。(五之五;摘自《黄旺成的林投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