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6月是新北市蛇类出没高峰期,新北市动保处去年接获蛇类救援3650件,5至6月案件数高达1040件,几乎占全年捉蛇案件的3分之1。专家表示,民间流传可利用雄黄、石灰、鹅粪等物来防蛇,实际并无效用。动保处表示,居家应维持环境整洁,避免在室内外堆放杂物,以减少老鼠躲藏,可避免招来蛇类。

新北市蛇类救援前5名依序是龟壳花、红斑蛇、臭青母、大头蛇、黑眉锦蛇等,以新店区、汐止区、淡水区、中和区、林口区、树林区等较多,显示新北市辖区蛇类以「郊山地区」活动频繁。

前台师大教授杜铭章表示,民间流传可利用雄黄、石灰、鹅粪等物来防蛇,实际并无效用,蛇类喜欢躲藏在潮溼、缝隙多的阴暗处,所以家中应避免堆积杂物、保持环境整洁,利用挡板挡住出入口缝隙,并确保照明充足。老鼠是龟壳花、臭青母等蛇类喜爱的食物,若家中有老鼠,也比较容易吸引蛇类闯入家中觅食。

动保处表示,蛇类鲜少主动攻击人类,通常都是民眾不小心踩到或触碰到蛇才被反击,居家窗户可加上纱窗、出入口设置门槛,可有效降低蛇类进入住家的机会;居家应维持环境整洁,避免在室内外堆放杂物,以减少老鼠躲藏,且长期没使用的水管、沟渠,亦可能吸引鼠类躲藏,甚至透过管线跑进住家,封住未使用的水管,可避免招来蛇类。

动保处提醒,郊区户外活动时,最好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直接露出,并穿戴雨鞋、手套;穿越草丛、灌木丛时,也应持手杖、雨伞等先打草惊蛇,做好基本安全防护措施。

此外,户外看见蛇不要轻易尝试自行捉蛇,可能会导致蛇受到惊吓而发生攻击行为,应与蛇保持距离以策安全,也提醒民眾发现蛇类切勿任意骚扰或饲养,避免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规定。

#环境整洁 #居家 #家中 #躲藏 #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