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公车实施上下车刷卡后,已调整112条路线。市议员表示,常接获民眾陈情,盼公车深入社区增班、增站,但业者考量营运成本均不愿意,公车业者每年获得市府补助,应要以服务为主,用「加法」思考路线营运,并因应新企业设置及捷运兴建,也要一併通盘调整公车路线,班次变少的同时要提供更好的服务。
国民党议员李明贤指出,接获最多民眾陈情的案件是希望公车深入社区增班、增站,但业者考量营运成本都予以拒绝。路线优化虽有必要,但公车每年获得市府补助,应该要以服务为主,若考量成本就删减路线,和大眾运输系统的初衷不符,因此路线还要考量便民,用「加法」作为路线、站点的营运考量。
民进党议员陈怡君质疑,许多民眾向她投诉公车服务品质不佳,包括长辈反映常发生公车急煞,平均1个月就有1件因急煞导致受伤的案件,以及轮椅族搭公车发现安全扣等设施设备损坏,造成无法固定位置而有安全疑虑。
陈怡君说,也有不少民眾不满公车班次太少,导致等待乘车时间过久,她尊重公车班次变动有专业考量,但班次变少的同时,业者也要提升服务品质。
民眾党议员陈宥丞则说,除脱班让民眾深受困扰外,因应台塑企业总部搬迁至内湖,未来捷运东环段施工完成,甚至辉达(NVIDIA)若落脚南港,有新的捷运、产业,公车路线也要一併通盘调整,此外,比如新北市汐止、内湖东湖地区出发的公车,往往要行经漫长路线才会抵达目的地,许多民眾反映希望增加直达路线减少绕行时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