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将迎来陆军军官学校百年校庆,国防部日前藉公布预演之名,预告赖清德将全程参与典礼,唱国歌、向国父遗嘱行礼、朗诵军人读训一样不少,但,赖清德的政治主张,本就与黄埔传承的歷史与精神泾渭分明,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黄埔99周年校庆时,主持典礼的国防部长邱国正竟未唱国歌,也未向国父遗像行礼,让不少陆军军官学校校友大感诧异,今年瞪大了眼睛,赖清德稍有政治智慧,当然会选择行礼如仪。只是,这些仪式的背后乃是中华民国立国根本与黄埔建军之源,国父遗嘱既是要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军人读训更是在日本侵略日亟的背景下,要求军人拯救国家民族,无视这些背景,机械式的发声了事又有何益。在去中国化的背景下,校友的标准也降低了,还要以赖清德能够行礼如仪为幸,这真是正统所为吗?

赖清德行政院长任内通过的所谓「转型正义」与「年金改革」,实际上都刚好与黄埔百年的成就及精神大相径庭。所谓「转型正义」将威权统治时期定义为民国34年8月15日盟国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当日,岂不意味着,黄埔师生浴血奋战的抗战8年毫无价值,甚至贻祸台湾同胞?事实上当然并非如此,若无黄埔牺牲,光復台澎,并非出身显贵的赖清德,大概很难在日本统治下接受高等教育,出任重要公职;赖清德在竞选总统时,也曾津津乐道,当年在金门前线担任医官,听长官训话,看同僚刻苦的情景。但除了选举时说说,他不仅没有为退伍军人争取福利,反而让他们因权利被剥夺而走上街头,原因无他,民进党认为退伍军人心繫蓝营,且有浓厚的大中国情结,最好与现役军人分别对待。向国防部诉苦的于北辰大概忘了,他也是退伍军人一员,不得母校其门而入的,不是只有他一位,绝大多数的黄埔校友,在百年校庆时,待遇基本一样。

新任国防部长顾立雄喊得大声,中华民国在哪里,黄埔就在哪里,但一个自弃宪法,总统公然宣称国号也可以是台湾的中华民国,怎么也难与黄埔建校时的崇高理想有所连结。黄埔精神最令人动容处,是当日师生以最为贫乏的资源,响应了中山先生「以建民国,以进大同」的时代召唤,以具体行动、实际牺牲东征统一广东、北伐统一中国、抗战捍卫民族,进而光復台湾。若称今日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有相当部分应该归功于黄埔师生也不为过,从这样的高度与基点,后进才能自豪地宣称自己意欲继承黄埔正统,试问,顾立雄的思想是如此吗?而顾立雄上任后,宣称取消联兵旅正步阅兵,更让人联想,是不愿在大操场上,一遍遍听到某某部队的黄埔渊源与抗战功绩,乾脆取消了事。军人精神的锻炼,在操场、更在战场,一支舍不得流汗的部队,又岂能期待无惧于生死?

民进党执政去中国化,黄埔既已建校百年歷史,哪能不受影响?(作者为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

#军人 #赖清德 #顾立雄 #背景 #退伍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