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台、日碳定价制度比较
星、台、日碳定价制度比较

碳定价预计年底正式上路,环境部决定前往新加坡考察运作模式,并拜访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以及CIX碳权交易所。除了其与台湾运作模式最接近,主要观察其利用逐步调高的高碳税机制壮大市场的作法、以及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运作方式。

彭启明就任环境部长后多次表示,碳费制度应尽快上路,「0元也没关系」,且年底就完成碳定价,让企业、官方熟悉制度,提出自主减量计画时能有所依循。碳定价出炉的法制作业及审议进度,包括碳费三子法包括「碳费收费办法」、「碳费徵收对象温室气体减量指定目标」及「自主减量计画管理办法」都仍在预告期,预计8月底完成发布。

为赶在期限内完善碳费三子法内容,环境部决定安排各国碳定价制度考察,首站拜访新加坡,是因为该国的碳费制度与台湾相近,除了解其碳税徵收的方式,也进一步考察碳交易所运行与规模,作为碳费制度上路后,碳权交易的借镜。

环境部次长施文真补充说,新加坡的碳税与台湾碳费收取的脉络相近,国际上主要向化石燃料收取,而新加坡与台湾则是针对排放量来界定,过去几次碳费审议会对费率的建议,也曾参考新加坡的做法。

而碳费三子法对高风险碳泄漏产业所拟订的系数,就参考了新加坡,但实际执行时,包含优惠方式、产业类别等,因每个国家的重点产业不同会出现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了解。

据了解,新加坡是于2019年开始课徵碳税,为最早对年排放2.5万吨以上企业课徵碳税的国家,从最早起徵价格每吨5星币(约新台币120元),到2024年25星币(约新台币600元),甚至到2030年提高至50星币(约新台币1,200元)以上,与台湾碳费採阶梯式费率相近。

另外,新加坡有两间全球性碳权交易所,包括官民合资的CIX交易所、採用区块链技术的ACX交易所,因藉由逐步调高的高碳税机制,顺势推动了碳交易的市场与经济规模。估算新加坡碳权市场在2030年前,有机会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价值。

#碳定价 #碳费 #环境部 #制度 #约新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