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各国致力发展人工智慧(AI)的同时,也意味点燃新一波的美中角力。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与沙乌地阿拉伯一方面在AI技术上希望获得美国技术支持,但与此同时却又希望与北京保持紧密的经济与科技联繫。而在美国亟欲在晶片技术上围堵中国的同时,中东国家是否成为北京「突围」的破口,也让美方十分关切。
美国之音报导,阿拉伯联合大公国(UAE)官员欧拉马(Omar Sultan Al Olama)日前表态,阿国正在寻求与美国在AI技术方面的「联姻」。美国微软公司最近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科技集团G42广受瞩目的人工智慧合作协定,就是成果之一。G42被视为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推进人工智慧战略的核心,背后有穆巴达拉发展公司(Mubadala)的支持。
但华盛顿智库资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资料创新中心总监Hodan Omaar则认为,「我们不应该基于(微软与G42的)协议,就假设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报导称,中国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等海湾地区国家扩展AI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元首穆罕默德5月29日至31日前往中国访问,便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谈及了许多科技议题。
事实上,具有中国背景的人士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科技业占有居住轻重的地位。G42公司管理层包括多名华人,包括执行长肖鹏、G42旗下生物医药公司Hayat Biotech的执行长丛宏斌等。G42与中国企业也有许多业务往来,在上海设有基金办事处。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沙乌地阿拉伯。沙乌地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PIF)今年2月成立半导体和AI投资基金Alat,专门负责半导体、智慧设备、智慧基础设施等产业的招商引资,资产管理规模超1000亿美元。
Alat基金负责人米达(Amit Midha)5月初甫喊话,美国是头号市场,美国是头号伙伴,但就在同月底,Alat又公告称,与中国联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定和20亿美元的债券认购协定。
而让美国更加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和沙乌地阿拉伯希望进口大量用于AI数据中心的晶片,美方官员们担心中国躲过美国制裁、利用与这一地区的合作获取发展AI的技术能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