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大陆教育部估计,今年将有1179万名大专校院学子毕业,比2023年的1158万人增加21万人,显示青年学子的就业压力更甚以往。对于陆生返陆求职同样面临艰困挑战,学者专家认为,仍与大陆总体经济情况有关,且两岸关系不如以往,马政府时代陆生代表两岸和平红利也不再,加深求职难度,因此鼓励台商对陆生伸出手,在台招募就业。

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表示,大陆景气不好,导致企业开出职缺少,新鲜人找工作不容易,因此年轻人在就业上转往两个趋势发展,首先是「自由创业」,也就是自己当老版,「可能创业,也有可能摆地摊」,另外则是投入政府设置的社区志工等工作,薪水不高,但相对稳定。

高教资讯平台「大学问」执行长魏佳卉表示,大陆青年就业不易,不只存在于陆生群体,不过陆生身分特殊,熟悉两岸生活文化,因此鼓励台商优先录用,可以在台湾举办招聘活动,面向陆生办理徵才活动。

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说,今年大陆许多大学反映,不只赴台交换陆生减少,甚至全公费赴欧洲或日韩等国交换都兴趣缺缺,应是受经济影响而产生普遍「躺平」的影响因素之一。

一名私立大学主管透露,陆生求职如不具急迫性,主要在于家境不错,因此不担心就业,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像是在上海的大陆国企招募新鲜人,要求必须毕业于上海復旦大学等「985名校」,「筛选得很严格」,再加上大陆人力市场现在是「求过于供」,导致青年就业压力不小。

该名主管也直言,大陆职场重视人际网络,若没有在就学期间参与企业实习,很难获正职工作,在台陆生为此不具备相应条件,此外,谋职也与政治氛围有关,在马政府时代,陆生象徵两岸和平红利,较易谋职,反观这几年就比较辛苦。

#谋职 #陆生 #大陆国企 #两岸和平红利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