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半导体战略主要推动策略
K-半导体战略主要推动策略
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
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
地缘政治下的竞合
地缘政治下的竞合

发展半导体为各国重要的产业战略,动作最积极的亚洲地区,从日本、韩国到中国大陆、东协诸国,或引进外资、打造规模庞大的园区,以及在抵制之下设法突围,各依不同的条件与情势,寻找对策。对台湾而言,更是一盘机会与挑战兼具的新局。工商时报记者近期分赴日、韩、越三国实地採访,为读者如实报导半导体产业竞争现况。

2024年5月底,距离首尔约50公里的近郊,一辆辆挖土机,散落在一望无际的空地各处忙着整地,远远望去有如是会动的火柴盒。挖土机在无边无际的空间有序的前行,这里就是京畿道龙仁市远三面全球最大半导体聚落的预定地,是韩国总统尹锡悦誓言,不惜动用一切资源都要打赢「晶片战争」的场域。

当镜头拉到从首尔到九州飞行时间只需约1.5小时的熊本县,台积电近年全球布局中首座开幕的海外晶圆厂,就座落在九州熊本县菊池郡菊阳町、隔着条马路,就是一大片的高丽菜田。

高丽菜田与高科技晶圆厂的强烈对比,交织出了中美科技战升温之下,面对全球各地毫不犹豫的发放补贴,重振半导体产业时,韩日两国为了维持在晶片战争中,尚有强势与领先地位的焦虑与企图。

摆在目前的事实是,中美两强的对立与衝突,导致2023年韩国出口半导体产品的规模,缩减至986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衰落23.7%,全国出口额占比从20%降至14%,进一步对韩国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指出,危及韩国半导体重要性的巨变,供应链转移的碰撞还在其次,主要是强权之间的衝突。

韩国强攻逻辑晶片固桩

面对强权衝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安德根接受记者访问时,矢志要维持韩国在记忆体晶片的领先优势,进一步试图扩大在逻辑晶片领域的重要性,让韩国得以维持半导体强国的地位。

而耗费622兆韩元(约新台币15兆元)、总面积达2.1万公顷、相当于近3万个足球场的「全球最大」龙仁半导体聚落,就是韩国展现维持半导体强国地位企图心代表作,也是尹锡悦承诺投入所有资源赢得「晶片战争」的手段之一。

为了能够确实的打赢这场晶片战争,韩国经济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崔相穆5月下旬宣布,将砸下逾10兆韩元(约新台币2,400亿元)巨资,支援韩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较弱的材料、设备制造商、无厂半导体制造商(fabless)等领域的研发、投资。

甚至,韩国产业专家透露,政府还考虑透过韩国开发银行(KDB Bank)增资,扩大对半导体产业的贷款和担保,并设立一个由国家与私人金融机构资助的新基金,为企业建厂分摊成本。

日本要赢回失落的30年

然而,想要在全球晶片战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不只韩国,一海之隔的日本,也以九州为中心、以熊本县台积电合资厂为基地,展现重返19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全盛时期的雄心。九州经济连合会(九经连)会长仓富纯男不讳言,日本过去出现过「失落的30年」,台积电投资熊本的计画,被视为日本半导体产业重获新生的契机。

30年前,全球前10大半导体厂商中,日本电气、东芝、日立位居前三名,日本生产的晶片市占率高达全球一半,其中拥有丰富水资源与年轻劳动力的九州,就是最强大生产中心的代表地区,半导体产值占全日本4成,其中又以福冈、熊本两地为生产的主力。

当地业者指出,九州底蕴仍然深厚,目前仍有近千家半导体企业,供应链实力较强,其中福冈有300多家,熊本也有200多家,而亚洲半导体设备的指标大厂–东京威力科创、电子大厂索尼(SONY)等均在当地设厂。

仓富纯男说,半导体产业被日本政府视为重大战略产业,以熊本为轴心的九州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除了本身具有的优势条件外,更获得日本政府与包括九经连在内工商团体、学术界的协调与支持,这是九州难以取代的优势所在。

九州拚打造半导体供应链

仓富纯男以台积电投资案为例说,这不会只是熊本当地的问题,更是全九州都要动员协助,日本政府也以全国视野的角度,在资金、供应链、人才、资源等多方面调度帮忙。事实上,近年半导体企业开始往九州匯聚,多家材料商、设备商,陆续前往福冈、宫崎、佐贺、长崎等地设厂投资,持续积累着九州半导体供应链的实力。

然而,黎明与余晖的分野,如果没有时间做为界线,往往很模糊,2024年韩日在晶片战中的「势在必行」,究竟会是黎明的开始?还是只是余晖?故事还没划下句点。

#韩国 #资源 #半导体产业 #九州 #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