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为司法院长的许宗力等7名大法官10月底任期届满,近期总统府将遴选继任大法官,但在赖清德总统24日发表国会改革法案释宪言论后,是否有人揣摩上意附和,以争取大法官或终审院长位置,引起法界担忧,若无法杜绝政治力介入司法,人民对司法的信任度将无限沉沦。
8年前时任总统蔡英文将许宗力等7人的大法官人事案,送交立法院审查,在泛绿压倒性人数优势下,提名人皆全数过关。但许宗力等人8年任期内,审查判决的释宪案,却被批评是高度政治考量,军公教年改、《党产条例》到莱猪案等合宪判决,让大法官挨批成为「立法院司法局」,替政策背书的橡皮图章。
司法院这几年来,未积极改善基层法官的审判环境,法官之死引来血汗司法骂名,但司法高官仍笑骂由人,甚至在立法院面对质询只是应付,从未真正解决基层司法问题。追根究底,司法高官就是把自己当成「政治人」。
职司审判工作的法官或大法官,一旦把自己当成政治人,面对司法行政或审判工作,就会让自己迎合执政者或特定司改团体的言论,作成偏袒的决策或判决,例如近年多起司改政策或释宪判决,就惹来为政治服务的骂名。
赖清德以总统高度,质疑国会改革法案违宪,但总统未来将提名继任7名大法官,一旦大法官人选不认同总统的看法及主张,是否仍会获得遴选被提名?还是只要立场对了,就可以获得想要的司法高官位置?
府院党、监察院4机关释宪,并争取宪法法庭作出暂停处分,一旦受理声请案,依近年审理进度,若无法在10月底前作成违宪与否判决,7名新大法官就是未来宪法裁判的关键。大法官要为自己留下什么歷史定位,全民都在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