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月重磅宣布对中国电动车课徵100%关税,中美气候特使接下来的谈判也面临新挑战。中国气候变迁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不希望美方将电动车关税引入多边气候变迁谈判当中,否则恐不利于全球合作。
刘振民25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做了上述表示。他说,近年美中气候谈判受累于双边关系僵持,于2023年才在时任美国气候特使凯瑞(John Kerry)和时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互访时,公布「阳光之乡声明」,共同承诺加速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并宣布成立气候合作工作小组。
然而,进入2024年以来,在中国电动车补贴和产能过剩争议下,电动车贸易战一触即发,涉及绿能领域的气候谈判再度面临卡关危机。
针对电动车关税议题,刘振民表达不满,他说:「美国同事告诉我,他们会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双边贸易的问题」,中方不希望美国将关税问题,引入多边气候变迁谈判中,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使多边气候变迁合作受到严重衝击。
刘振民并警告:「如果该问题介入,整个多边气候变化合作就会完全垮掉。」
刘振民表示,希望美方能够体认到,单方面的措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迁是不利的,也希望美方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只能透过双边谈判来解决。至于美国盟友跟进对中国电动车提高关税政策,刘振民指出,欧盟也应该回到对话的轨道上,透过谈判解决有关问题。
面对美欧夹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多位官员近期接力出访欧洲,寻求稳定中欧关系,刘振民也于5月前往美国会见美国气候特使波德斯达(John Podesta),成为双边新任特使首度正式会晤。
各国紧盯中国电动车、太阳能板等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之际,刘振民于论坛上反批,「产能过剩」是个偽命题,企业之间可能会存在竞争,而竞争是一种进步的现象。但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的产能其实仍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增加产能,以满足中国以及全世界能源转型,尤其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能源的需求。
刘振民亦曾表示,若完全不採用中国生产的绿能相关产品,全球能源转型成本将增加2成,导致全球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进程因此受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