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部近期点名台湾肖楠等15树种「异戊二烯」排放率高,易衍生臭氧,影响空气品质,建议各单位新植树尽量避免,不过林业学者指出,异戊二烯是芬多精的一种,即使会产生臭氧,浓度极低,没有危险性,批评环境部本末倒置,应多去关注人为污染物的排放。环境部回应,近期会找相关学者、专家讨论是否要调整清单内容。
环境部委托成功大学教授回顾文献,整理出15种高异戊二烯排放率树种,建议各单位新种植树时,建议避免选择,包含银叶树、乌心石、枫香、猪脚楠、台湾肖楠、水黄皮、水柳、福木、棋盘脚、野牡丹、土沉香、槲树、刺桐、鸭脚木、厚壳桂。
中兴大学森林学系特聘教授王升阳指出,异戊二烯是芬多精的一种,也是植物的正常排放物,功用是增强自身抗热能力,即使易与氮氧化物反应产生臭氧,但浓度极低,根本没有危险性,何况环境部只是根据文献回顾资料,就粗糙列出清单,完全没有测量树种的异戊二烯排放率,清单准确性有待商榷。
王升阳强调,植物释放的异戊二烯远比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少,也很难被准确捕捉跟分析,环境部不该本末倒置,限制种植树种,而是要关注如何减少人为污染物的排放。
环境部大气环境司解释,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经阳光照射,便会产生臭氧,造成空气污染,其中异戊二烯就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之一,因臭氧的减量趋势没有PM2.5(细悬浮微粒)明显,才委托大学文献回顾,这15个树种,仅供各部会参考,不具强制性,也不是公告。
农业部林保署表示,环境部委托的研究方法与引用文献,可能尚有探讨之处,将再洽询林业试验所提供专业科学意见并向环境部表达,近期也会规画邀集学者、专家及林业试验所进行专业讨论,有结论后,将周知相关机构及社会大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