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不断加严空气品质标准,因臭氧已超越PM2.5成为指标污染物,环境部近日发文建议不要种植15种会产生臭氧前驱物异戊二烯的树种,引发各界热议,环境部长彭启明28日受访时提到,种树有益环境,但空污已到「锱铢必较」的地步,下周会邀请农业部等相关学者专家共同检视有无更适合台湾的树可以来种植。但学者指出,应优先严格管控燃煤电厂与汽机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环境部恐画错重点。
环境部表示,树木可以拦截悬浮微粒等空气污染物,的确有助于空气品质提升。不过,根据国内外研究发现,有一些树种可能排放异戊二烯,也是臭氧前驱物之一,对于树种的选择须从各种不同面向多方考量。除了要求传统的固定污染源及移动污染源减量之外,对于生物源可能的影响也会进行关注,以持续提升空气品质。
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根穆说,环境部对于种植树种没有强制力,希望植树时除了考虑景观、水土保持,也应把空污影响纳进去,虽然臭氧浓度与诸如汽机车等移动污染源排放的NOx、VOCs关联性大,但据研究也有20%与生物体相关,且台湾地狭人稠,无法忽略生物源影响。
张根穆表示,如果未来要再出具相关指引,将改採正面表列,并明列各式树种功能性,如景观、净化空气等,目前初步盘点有45种树种,下周三会再与农业单位讨论。
彭启明说,环境部委托研究证实部分树种虽与空气污染有关联,但环境部仍鼓励种树,建议不要只偏重于某一种树,并选择不排放该种化学物的树更好。
前台北市环保局长、台湾大学环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刘铭龙认为,要有效防治都会区臭氧污染问题,应优先严格管控燃煤电厂与千万辆汽机车所排放的氮氧化物,远比讨论不要种植哪些树种来得重要。例如,英国伦敦设立「超低排放区」管制高污染车辆通行,已经在伦敦市中心减少有害氮氧化物(NOx)46%,在伦敦市内圈也减少21%,相信环境部的初衷是良善,想积极改善空污,但画错重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