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达执行长黄仁勋掀起夜市旋风,名人效应能否有效促进夜市观光?中华大学观光学院院长张馨文说,透过名人打知名度固然是好事,也让全世界看到台湾除高科技也有亲切的一面,但要促进观光不能光靠名人,端出什么东西才是重点,包括形象宣传、旅宿设施等资源都要纳入考量。
张馨文指出,疫情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非常多,像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学生活几乎在疫情期间度过,Z世代的消费行为依赖手机,摊商也须因应改变,如转型成外送等更方便的形式。
张馨文认为,夜市虽是庶民经济,更亲近当地生活,也扮演外国观光客认识台湾的第一线角色,但想要吸引观光客,须了解国外也在持续进步,若政府有意辅导,包括每季可推不同主题,食物要更有特色,摊位也要设计过,尤其食安特别重要,让外国客人来台湾吃得安心、安全,迈向更智慧化、国际化。
万能科技大学观光与休閒事业管理系主任蔡孟桓说,台湾的夜市要看类型,像士林夜市做观光客居多,寧夏夜市则是观光及本地客群都有;近5年来夜市摊商锐减或生意变差,与两岸未开放有直接相关,过往陆客团来台指名要逛夜市,消费力不手软,如今少了陆客落差大。欧美游客也爱逛夜市,但因饮食文化差异,不一定能接受台湾食物,很多不敢吃臭豆腐、猪血糕等,对夜市美食顶多是尝鲜性质。
蔡孟桓也说,台湾的夜市和老街普遍还有摊商重复性过高的问题,卖的食物或伴手礼大同小异,民眾逛一趟下来能选择的没几样,自然不想再光顾,形成恶性循环。目前全台较知名、人潮较多的夜市,多半有妥善的管委会,能介入控管摊商种类及品质,游客和居民接受度也较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