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台湾海军首艘自制原型潜舰「海鲲号」(SS-711)风光举行下水典礼,之后于2024年2月22日交由中信八号浮坞接载,移置台船乾坞进行后续作业。然而在台船乾坞内坐墩至今已近9个月之久,近日被高雄港游船民眾目击拍摄到台船乾坞内的「海鲲号」,其帆罩周遭架起许多施工的钢梁和棚架,并以大型蓝色帆布遮盖,引起外界的质疑。

首先,就是若干装备未到位!2024年4月19日媒体报导,潜舰国造专案办公室机密信函外泄,相关文件指出,系黄曙光写给生产潜舰光电桅杆系统的L3 Harris公司的信函,内容中指出「L3 Harris」公司无法准时在2024年1月交付潜望镜组,恐致使潜舰国造原型舰海鲲号泊港测试、海上测试延期,更可能引发我方与其他外部供应商合约纠纷。此外,还有电瓶组亦可能尚未到位。

所以说2023年9月28日就是一个在指定日期,能够进行大内宣,然后风光举行的「假下水」。当时海鲲号举行假「下水仪式」亮相时,帆罩建造的品质备受质疑,台船解释,不平整隆起是所谓「瘦马现象」,其实就是不折不扣急就章的「假帆罩」。如今在乾坞内准备重新打掉重建,终究是骗不了人的。

先前曾传潜舰国造团队向L3 Harris公司採购的光电桅迟交,由国安会谘询委员黄曙光署名向美方制造商的催件函被曝光。另据了解,原型舰的电瓶问题也尚未解决。但不巧高雄游港旅客,拍摄到原型舰于坞内,帆罩正在进行施工,外界期待的光电桅可能已经到货。

至于海鲲号于今年2月移置台船乾坞后,外界普遍期待是否能够尽快执行「泊港测试」(HAT)甚至「海上测试」(SAT),以个人潜舰专业的观察研判,距离还相当的远。因为,目前在台船坞内首先是尽快完成所有装备的安装(如帆罩内结构和潜望镜、光电桅、各桅杆,以及电瓶组的安装),之后才能依靠岸置的电力、高压空气、淡水,进行全舰的主、次系统测试,然后是全舰的整体测试,最后完全静水压和浮力倾斜测试,确定均无误之后,才可能正式坞内放水开外闸门,由拖船拖带往停靠的码头,真正「加油、加水、充气、充电」,完成「海鲲号」自身必须的标准能力,开始进行「泊港测试」。预计在年底前「出坞」,就算是不错了。

海军司令唐华坚持要海鲲号完成测试评估之后,才能编列后续潜舰的预算,可能初步已获得国防部与总统府的支持。对此,海军确实是选择正确的政策和方向,期望这艘海鲲号,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后续测试、成军交付海军。(作者为前海军潜舰兵器长、作战长与潜舰训练中心主任)

#下水 #潜舰国造 #原型舰 #光电 #电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