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渡出版社/时报文化

1949年,一百三十几万人因中国战乱渡海来臺,当中有许多知识分子、文学人、艺术家,这些优秀读书人艺术家下乡求职,在各级学校讲课谋生,就算最不济的,也会摆一个书摊,租书卖书养家。这些在大时代里漂泊的生命,在不同的场域里,撒落一批又一批的种子,为文化的持续、深耕付出,成为战后百废待举年代的文化传灯人。

也是在这样一个动盪不安的时代里,政治成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禁忌,白色画成一笔恐怖,一个又一个为臺湾争自由与民主的先行者,或在刑场壮烈成仁,或在火烧岛低吟悲歌,或远走他乡自我放逐……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那个黑暗的年代点燃着引领后人前行的光,让后继者无所恐惧,坚定前行。

杨渡以挚情的文字记录那些在台湾各个角落,为这一块土地、文化默默奉献的传灯人。他回想从齐治平、吕佛庭、李仲生、臺静农、姚一苇、余纪忠、杨惠敏、齐邦媛、刘国松、林书扬、黄顺兴、陈映真、吴耀忠、黄永松到王晶文等人在他生命中的或启发、或引导、或鼓励、或陪伴,写下一则又一则动人至深的生命故事,记录一个最坏也最好的年代。

#一批 #艺术家 #文化 #传灯人 #杨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