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纪念堂转型议题,文化部已于日前的跨部会转型正义业务进度会中,提出三军仪队撤出中正纪念堂堂体,未来勤务展示改为于堂外的民主大道进行,且不再站哨;雨备方案则比照忠烈祠,不做勤务展示的方案。对此,蓝营直言民进党一直用意识形态治国,虚耗国家建设。

文化部长李远本月3日在立法院备询时指出,中正纪念堂的问题,从政府的角度要顾虑不同族群的看法,尽力做到不要衝突、不要撕裂。并指出各国在处理转型正义、移除象徵威权铜像问题上,都需慎重,处理过去的歷史不逃避,才能让仇恨过去,面对歷史。

针对三军仪队移到自由广场操演,据悉文化部与国防部已经过2、3次的协调,目前文化部提出的方案将从勤务室改为于民主大道展示勤务,结束后直接回勤务室不再站哨;雨备方案则不做勤务展示,避免外界担忧仪队将受日晒雨淋之苦。李远指出希望处理的结果是让歷史像翻到新的一页,但又不会被遗忘。

至于执行时程,国防部长顾立雄日前在立法院表示与文化部协调后,国防部完全配合。文化部表示,正与国防部就现阶段仪队操演方式等进行调整,将于协调确定后实施。

至于仍有行政院政务委员认为,文化部所提方案与转型正义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希望能将中正纪念堂堂体整体处理,希望不只是仪队路线调整,而是提出整体规画方向,会议中政委林明昕也要求文化部仍然必须针对这个核心问题,透过会报机制持续讨论。进一步的执行方式,将由文化部与国防部继续沟通。

国民党立委赖士葆痛批,这些改变都是虚的,对国家建设来说都是虚耗,现在渔民无法捕鱼、观光旅游业者叫苦连天,都是应该务实看待处理的问题,赖清德总统到现在都还在搞意识形态。

国民党立委李彦秀表示,中正纪念堂对中华民国部分人来说有歷史上的深刻意义,且对台湾来说这是国际观光景点,自由广场也是许多民眾成长记忆的一部分,但是从提出要改名开始,民进党就是一直用意识形态治国,且即便改名也无法抹除其歷史意义。她认为,民进党用意识形态处理很多事情一点意义也没有,不如思考该如何让观光客进来。

针对中正纪念堂三军仪队拟撤出堂体一事,台北市政府重申,蒋万安市长6月初就已表示中正纪念堂内相关的规画是属于中央的权责,希望任何决策都应该要广纳各界的意见跟声音。

#堂体 #方案 #处理 #勤务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