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费率到底要收多少?环境部5日召开第4次碳费费率审议会,会中共提出100到1000元等6种费率情境,供碳费审议会委员试算对GDP成长率及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影响。如收取最高1000元,估计对CPI衝击为0.1210%至0.2687%间。工总声明反对费率过高,如徵收500元,将引发企业倒闭。
环境部6种费率方案模拟,分别包括有每吨收取100、150 、300、500、800、1000元等级距,GDP以2023年的23.5兆为例,每下降0.1个百分点约相当减损235亿元。以碳费费率1000元试算,GDP将下修0.1805%(约424亿元)至0.4012%(约942亿元)之间。
环境部气候变迁署副署长黄伟鸣转述,多数委员认同以目前的机制搭配费率对总体经济影响不太显着,仍有委员要求应深入瞭解各产业不同影响,将在下一次再行报告。
至于最终实质费率,黄表示仍无法预测审议会如何决定。环境部长彭启明认为,碳费委员会最后会给他范围及建议,由他对外公告要收多少钱、何时开始收等,「最后仍是我要负责任」。
碳费审议会委员、环境权保障基金会研究员林彦廷表示,环境部希望委员们后续能讨论碳费起徵范围与时间点,他呼吁应维持起徵包含2024年整年排放量宣示。黄伟鸣认为,要给予徵收对象充分时间,审议会决定费率,徵收制度则为行政单位订定。环境部气候变迁署署长蔡玲仪提及,若全数事业单位达成高标准的SBT(科学基础减量目标)指定目标,可望于2030年减量4862万吨。
工总表态,许多企业可能达不到指定目标,又拿不到泄漏风险折扣和优惠费率,此时如果碳费每吨高于300元,就可能由盈转亏;如果每吨徵收500元,更可能引发企业倒闭。
工总举旗下会员某钢铁公司为例,2022年排碳量1900万吨,如果碳费以500元计,每年要缴交95亿元,但该年获利仅36亿元。
工总表示,环境部碳泄漏风险行业评估目前是使用2016年前的旧资料,恐怕无法呈现产业现况,应该採取较新的数据评估,再重新讨论高碳泄漏风险产业,保持产业竞争力与公平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