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浮洲桥下大汉溪7日起陆续出现大量鱼群暴毙,数百只鱼尸在水面上载浮载沉,不时散发出恶臭,环保局获报后派员前往稽查,沿线巡查未发现有排放废水情况,初步研判因天气及潮汐影响有机物蓄积,导致间歇性溶氧不足所致,至9日共清除3120公斤鱼尸。

民眾7日发现浮洲桥下大汉溪水面上漂浮数百只鱼尸,一度怀疑水质被污染,环保局派员前往稽查,目测约有200至300只鱼尸漂浮于水面。民眾表示,最近天气炎热,鱼尸尸体被衝上岸,快速腐败、恶臭难闻。

环保局表示,现场鱼尸体型约30至40公分,为中大型及些许小型鱼尸,但现场水体程清澈透明无色,稽查人员现场检测,水质pH7.43、水温30.4度、溶氧2.27mg/L,以简易测试包测试COD及重金属等未有急毒性反应,于沿线巡查皆未发现异常排放废水情形。

环保局后续谘询嘉南药理大学教授黄大骏,因死鱼分布多在大汉溪、淡水河匯流处,初步研判因天气及该区受潮汐影响有机物蓄积,导致间歇性溶氧不足致鱼群死亡。

环保局表示,7至9日已派13船次、42人力执行清除鱼尸作业,共清除3120公斤,稽查员后续亦会持续针对周围加强巡查,若有发现污染情事,将依法究责。

#溶氧 #清除 #环保局 #天气 #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