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油公司2021年6月因高雄大林厂外海浮筒漏油案,造成海洋大面积污染,海洋委员会当时认为中油处理态度消极,陆续开出2张罚单共250万元。此官司缠讼3年,剩下一张150万元罚单已进入和解阶段,海委会主委管碧玲10日转夸中油近来颇有作为,是海洋污染防治的模范生。
中油大林炼油厂2021年6月22日因颱风导致巨浪拉扯,造成外海输油的浮蛇管出现裂隙,导致约50公秉原油泄漏,中油事后斥资4600万元除污,并赔偿琉球与恒春渔民9750万元。海委会当时以污染海洋与未及时清理,于同年7月陆续裁罚100万与150万元罚锾。中油不服,提起诉愿及行政诉讼。去年5月,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驳回上诉,中油已缴清100万元;对于另一笔150万元罚单,海委会主委管碧玲透露,会用和解方式来处理。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决认定,中油输油浮蛇管破裂导致原油外泄,当时调查损毁管线已使用9年6个月,超出中油预计使用7年年限,且平常未确实检查保养。中油表示,未来会缩短浮蛇管使用年限至6年以下,保障使用的安全性。
海委会10日在中油大林厂举行非海难外海浮筒漏油紧急应变实兵演练,共邀请14个单位做跨部会模拟演练。管碧玲说,透过2021年这起事件学到教训,中油在这两年来有进步,对于防止漏油採取「事前防范、事中处理与事后防治」等3道防线,令人放心。
对于后续诉讼,中油表示,今年6月开庭时,法官请双方和解,达到双赢。且中油在这两年来积极展开漏油防治、降低海污,希望能透过协商、降低罚锾。
至于演练方面,管碧玲等人昨天坐船到高雄外海3浬处,视察模拟卸油浮筒输油管线破裂的演练过程。公私部门第一时间组成污染清除应变团队,演练过程逼真,盼藉此提升海污灾害的应变能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