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併购8家国内外药厂,保瑞集团董事长盛保熙开启生技产业的国际新视野,也为药品委托开发代工制造(CDMO)建构了新典范。他说,併购是用金钱买时间的捷径,正值全球地缘政治影响之际,少了许多竞争对手,台湾应该好好把握这二、三年的黄金期。
盛保熙认为,现在美国的生技公司有技术有人才,价格便宜,而台湾有资本市场的支持,不管是引进新创公司来台上市柜或併购,现阶都是台湾和国际连结的最佳时机。
新药+CDMO合打世界杯
他建议组生技联盟,携手打世界杯,也预期台湾早晚会有一个大药,未来在新药和CDMO双引擎驱动下,就真的可以打出全垒打,以下是盛保熙专访纪要。
问:保瑞今年一口气併购两家美国药厂,看到什么样的利基,才会出手这么快?
答:生技业最大金主是美国股市,现在美国股市确实碰到一些障碍,利息高、筹资不易,资本市场valuation(估值)不佳;而台湾此时却正好出现三个好机会,一是台湾股市好,资本市场可以支撑企业前进美国併购,也可引进新创公司来台挂牌。
其次是全球地缘政治问题,给了台湾在美国市场更好的竞争契机,而美国现在除了持续加强on-shoring manufacturing(回归本土制造)外,也在连结和友好国家的friend-shoring Supply chain(供应链)关系,这也给了台湾一个非常好的新机会。
现在是併购黄金时期
以这次保瑞刚以6,000万美元买下的针剂厂来看,原本我在欧洲也相中一家类似的针剂公司,但就有中国大陆企业出手价格2亿多美元,几乎是美国公司的4倍,由此可见现在是併购美国公司的黄金时期。惟国际局势变化快速,未来若走入降息循环,併购的黄金期可能只有两、三年,生技业要加快马力。
台湾的生技人才愈来愈好,也有利于国际发展。我觉得未来有两件事情会发生:一、跟美国合作,二、CDMO的机会愈来愈多。
问:台湾的公司成功併购的案例不多?为何?
答:併购不适合台湾的文化,台湾公司不喜欢这样的模式,大部分台湾的企业成长和成功的例子,都不是因为併购而来。
併购最重要的是要清楚公司的方向,它是成长的工具,不是策略,台湾有很多公司不清楚目标,他们的目标往往可能因为新闻的话题、董事会或股市而改变,这些公司是否愿意花时间、花金钱,甚至请外部人来盘查订出公司的策略和目标。
当目标清楚的时候,併购才能快速达到效益。例如公司的目标是要规模、技术、员工、营收或者是生产量,如果目标清楚,就能够找到标的。在我看来,目标清楚的併购,是最快速「用金钱买时间」的工具,台湾的企业也会慢慢跟进这样的潮流。
目标精确方能快速达标
问:从营收、获利来看,保瑞确实都找到好的标的,有什么秘诀?
答:就一般的思维,要卖公司一定是不好才会卖,其实并不尽然!会卖公司有四种现象:一是退休,二是第二代不想接,后继无人,三是竞争对手太大,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自己的规模做大,人生规划也不想把自己搞的很累,四是大企业调整方向,策略上不想再做CDMO的领域。
以保瑞收购美国百年药厂Upsher-Smith(USL)为例,USL就是因为借款盖了新的工厂,结果碰到新冠疫情,在缺少新业务新营收的情况下,欠了太多钱;新的CEO上任后,不想做CDMO,日本总部要他们回去解决日本本土缺药问题,所以公司就卖给保瑞了。
这是策略思考的方向不一样,不是公司不好,欧美等国际药厂,这样的案例很多,可以好好去寻找,别人的策略改变就是我们的机会,但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了解产业、了解市场、了解其他公司在做甚么,才能抓住最好的时间点。
基本上,要挑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好公司并不容易,「要kiss frog(亲青蛙)才会有王子」,我就亲了很多的青蛙;我一年大概要看50多件案子,经过不断的筛选淘汰下,选出的标的大概在5%以内,而且对方也不见得要卖,到后来可能只剩下一到两家可以去谈判,且时间可能会拉得很长,我相中的安成药,是花了五年的时间不断去游说创办人陈志明才定案!
筹组生技復仇者联盟
问:除了CDMO,如何看生技产业的机会?
答:台湾的生技产业很容易培养英雄,但如果要打进国际竞技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结合所有英雄的復仇者联盟─生技联盟,大家各司其职,专精各自的领域,携手合作打世界杯!
像保瑞和台新药的合作,我们帮他们生产眼用新药进军美国市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现阶段来看,CDMO是一个大引擎,但台湾还有一个大引擎是「新药」,台湾早晚会有一个大药上市,如果那个大药可以创造10亿美元的营收,企业主就会有余力砸钱再去做10个新药,培养更多的人才、技术和供应链,这两个双引擎,就会让台湾的生技产业打出全垒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