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预估台湾明年将进入「超高龄社会」,但民眾退休准备却普遍不足。最新统计显示,65岁以上长者平均每月可使用生活费仅1.68万元,主要经济来源有4成以上要靠退休金,还有1成3长者仍在工作,其中有过半数是因为「经济上的需要」,老、独、穷已成为台湾未来须面对的问题。

住在高雄的李有成今年已67岁,还在当装潢工人,薪水日领2500元,他说,虽然工作有一搭没一搭,也没有劳健保,老板还经常拖欠工资,却不能不做,因为没有多余存款,只有持续工作才能支付房租和生活费。

凤山三民路的家俱街,许多家俱店的搬运工都已年近70岁,除了请不到年轻的工人,年长的搬运工有经验、不怕吃苦、工资便宜都是主因。这些65岁以上的长者所以还在工作,绝大多数并非「閒不下来」,而是确实有经济上的压力。

根据卫福部最新公布的「老人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台湾65岁以上长者有13.4%仍在工作,尤其是男性,工作比率接近2成,达19.07%。至于目前仍在工作的主要原因,有50.55%是因为「经济上需要」,只有12.71%的长者是因为「怕无聊,打发时间」。

仍在工作的长者大多是为了生活不得不为,因为在台湾,多数民眾退休准备都不足。调查中指出,65岁以上长者平均每月可使用的生活费以落在「6000元至1万1999元」区间的最多,占33.10%,其次是落在「1万2000元至1万7999元」的区间,约占20.04%,平均每月生活费为1万6793元,比起2017年上次调查时的1万2743元,约增加4000元。

这些长者主要经济来源,有6成5是靠自己,其中「自己的退休金、抚恤金或社会保险一次给付」与「军、公、教、劳、国保年金给付」就占了41.15%;2成8来自家人,还有6.73%的长者主要经济来源是靠「政府救助或津贴」。

另根据内政部统计至今年6月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418万8314人,其中独居就有97万6925人,还有51万7770人是「老老照顾」。

内政部表示,少子化后子女人数大幅减少,过去「三代同堂」、「养儿防老」的社会型态也在改变,未来长者独居和经济自给的比例会不断攀升,如何作好退休准备,成为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工作 #搬运工 #经济上 #家俱 #退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