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7月有不少潜水活动者及保育志工观察到垦丁及小琉球海域出现大规模珊瑚白化现象,台湾潜水执行长陈琦恩指出,目前垦丁珊瑚白化看起来比2020年严重,也许大家无法直接阻止水温升高,但可以尽量节能减碳,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海洋健康状态,共同思考解决之道。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2024年4月宣布,全球正在经歷第4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也是近10年来第2次大规模白化事件。台湾山海天使保育协会秘书长陈映伶表示,珊瑚白化是海洋环境变化的重要警讯,举凡水温过高、被啃食、受污染等,都会导致共生藻脱离珊瑚体,失去顏色而呈现白化。

2015、2020以及今年度,东北角水温因为长时间超过30度,造成大量珊瑚白化,今年自6月以来,因高压笼罩,海水扰动太少,也让全台各地珊瑚发出警讯,南部垦丁、小琉球,东部兰屿、绿岛,潜水者均发现珊瑚大量白化,令人非常担忧。

陈琦恩表示,近来垦丁浅海水面温度高达32度,这次珊瑚白化看起来比2020年还严重,气候变迁造成的高温是全球问题,不是单一个人能改变,人类能做的就是减少人为破坏。

台湾咾咕屿协会志工李昆弦说,小琉球过往夏季水温大约28、29度,但今年6月以来普遍水温为30到32度间,白化后如果持续高温珊瑚会死亡,珊瑚礁是70%海洋生物的生活圈,鱼类也会失去栖地,珊瑚是一种生长缓慢的动物,其生长速度都是以「年」作为计算单位,每次的大白化对珊瑚来说都是灾难,这几年每次珊瑚大白化的间距缩短,3到4年就会有一次水温升高现象,珊瑚幼株对水温更敏感,没有办法好好发育就被大环境打败。

海洋保育署长陆晓筠表示,今年整体状态就是气温很高,相对海温也是高的,海保署与海生馆及珊瑚特遣联盟等单位合作,进行全面侦测,以了解珊瑚白化状态,从学术作先期回报,目前海保署也有珊瑚行动方案草案,希望今年或明年可以推出。

#状态 #水温 #白化 #垦丁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