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高雄发生严重气爆案,酿32人死亡,附近居民、店家损失惨重,由高市府替3140位受灾者提代位求偿,分6案向中油、荣化、华运索赔。其中1案于17日二审宣判,与首波二审判决相同,认定高市府责任较重,因此荣化和华运连带赔偿金额从3869万元减为1110万元,高市府获悉判决结果表示,将上诉。
2014年7月31日,高雄气爆夺走32条人命、酿321伤,受灾者当年签署债权让与契约后,由高市府代位求偿,分6案控告中油、荣化、华运。高雄市府主张,发生爆炸的4吋管线为李长荣化工所有,并由中油负责设置,案发当天荣化与华运仓储输送气体时,出现异常情形,荣化、华运却未检出管线破洞。另外,晚上气体外泄,中油也未提供管线位置等资讯,认为中油、荣化、华运等3家公司,应负连带赔偿。
首波2案于10日二审判决,荣化、华运从原审赔偿7900多万元,改判为赔2847万元,中油无过失;17日再针对其中一案宣判,同样认为高市府过失责任从原本4成改为8成,经重新计算后,荣化和华运连带赔偿金额从3869万元减为1110万元,中油同样没有过失。全案可上诉。
高市府强调,将于6大案陆续收到二审判决书后,对完整判决内容研议分析上诉第三审,让整体事件责任归属更为明确。
为避免地下石化管线出包,让憾事重演,高市府于2015年8月成立「管线安全办公室」,市长陈其迈昨天上午前往视察,强调未来将推动智慧石化,预计2028年起配合亚湾区开发,业者须配合停用与迁改管线,工业管线收费总长度约可减少111公里。中油则表示,配合管线管理政策要求落实管线检查,每年持续维护保养工作,除完整建立各项图资与资讯更新,更同步建立电子巡管系统;管线两端建立互看平台与泄漏监测系统,每年执行排放测试,精进泄漏监测作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