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川普近日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採访时提到台湾议题,指责台湾抢走了美国晶片产业,并质疑「台湾为我们做了什么?」同时认为台湾应支付美国保护费。此话一出震惊各界,引起台湾朝野与产业界一片譁然,凸显新地缘政治对台湾国际政治与产业的重大影响力。

■美中争霸战背景:从战略伙伴到战略对手

美中间的贸易与科技争霸战已持续数年,其影响深远,牵涉层面甚广。不仅影响全球供应链的运作,更涉及产业科技发展的未来蓝图及国际政治的选边站问题。这场争霸战自贸易战开始,现已扩大至科技战,未来甚至可能演变为货币金融战。这一系列衝突不仅对全球经济、科技和国际政治造成重大影响,也对相关国家和企业产生新的挑战和风险。

自美国重新定义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以来,两国关系从「战略伙伴」转变为「战略对手」。双方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两国各自追求关键科技的「自主与创新」,并致力于保障其尖端科技产业供应链的安全,以避免被对方掌控。随着竞争的演变,未来美中可能各自制定产业规格与标准,全球供应链体系或将发展成为「一球两制」。

■贸易战与科技战的风险与控管

贸易战的风险相对容易控管,因其主要由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引发。

跨国企业可以通过替代的跨境业务战略和新兴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从而有效降低贸易战带来的风险。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在全球化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科技战影响层面更加广泛,涉及国防军事、资安与国家安全等多方面问题,非单一企业所能独自控管。科技战核心是技术自主权和科技领先地位的争夺,其结果将决定未来的全球科技版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以应对科技战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为在关键科技领域实现「自主与创新」,美国积极推动关键科技产业本土化,鼓励及补助台积电、三星等国际尖端科技厂商赴美投资晶圆制造厂。然而,海外晶圆制造的成功关键在复制供应链以实现高效生产,以及招募和管理受过良好教育的工程师。然而全球仅有少数国家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而当前美国并不在其中。

台湾作为全球重要的晶片供应地,其地位在新地缘政治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川普的言论不仅反映美国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依赖,也显示美国在新地缘政治下对台湾的重新审视。台湾如何在美中对立中寻找自身发展定位,将考验台湾的智慧与战略。

当前,台积电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高阶晶片生产。为了应对新的地缘政治局势,台积电正重新配置其资源策略,减少对单一国家供应链的依赖,并积极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地设立晶圆厂,以提升企业的整体韧性。个人以为台积电在日本投资设厂成功的机会较高,这是因为日本拥有较完善的产业供应链及具备高教育水平和工匠精神的员工。至今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市场上仍具有重要地位,这使得日本成为台积电投资的理想选择。

■技术地缘政治的影响与企业应对战略

技术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深刻地影响着国际企业的运营环境。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必须採取动态且灵活的治理战略。

具体而言,企业应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可控管理,设计并管理跨境相互依存关系,选择新的投资地理区位并推动本地化策略,同时重新配置、调整及重组全球市场。要言之,韧性管理和策略选择权是企业应对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此外,企业可以透过在不同制度环境中的战略协作,打通渠道,实现套利机会,以应对地缘政治的变化。

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企业应该採取中庸之道,善用人才,并藉由技术创新、永续发展、社群媒体和文化等国际化驱动力,发掘更多商机。

#美国 #企业 #缘政治 #战略 #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