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天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7月18日落下帷幕。虽然比中共往届三中全会推迟一段时间才召开的时点选择,曾引起大陆之外的种种瞩目和臆测。但从会议闭幕后发布的全会公报内容来看,这场再度以「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为号召的会议,议题和结论都并非石破天惊、横空出世。而是循着既有的政策轨道和治国思路,强调继续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瞄准改革过程所将催生且服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制度建设;聚焦中共作为大陆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并以打造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具体目标。

发展现代化 强调和平

而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命题,则又牵引出健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全面创新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法治体系等多维度的制度或机制建设型任务。

在短期的年度性工作部署上,这场会议则点出了积极扩大内需、因地制宜地发展习近平提出不久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还有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思路,防范化解包括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暴雷等重点领域风险。还提及了完善自然灾害监测,注重社会秩序稳定等,这段时期以来频频引来舆论瞩目的部分。

可以说,虽然大陆经济仍处在疫情结束后的「固本培元」调整期,并承受着国际供应链、外资利用情况受到地缘政治衝击而剧烈波动的影响。但是,政策操盘者的心绪仍然稳定,对内外局势的盱衡则保持着相当的定力和前瞻预警性,党政领导机制的运行如常发挥。

在俄乌战云仍然连绵、迦萨衝突引信未熄,英法和欧洲议会选举引致欧洲政坛格局重构,美国大选更因川普的枪击案和拜登的劝退潮而格外激化、浑沌之际,在中共主政下的这片14亿人的大陆,则构成了世局中相对稳固扎实的支撑。近期,国际货币基金(IMF)调高了对中国今年度的经济增长预期至5%,并重申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主要引擎」,也可谓这一画面的佐证。

对台湾来说,这场主要聚焦内部改革的会议,虽未特别触及两岸关系和统独斗争,只循例提及「继续推进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不过,从会议在较高层次的理论位置提及「和平」这一追求,强调作为核心要务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足可见至少大陆在眼下,并未把积极筹谋在台海发动一场军事斗争当成全党的要务;也没有预示全社会要把准备进入战备体制或战时经济,作为一项在党内中央全会上标举的显性任务。

开放促改革 未提台湾

另一值得关注的要点是,中共对本次会议确立的各项改革任务,定出了必须在2029年、也就是大陆建政80周年时完成的时间线。这是继中共在二十大上把2049年和2035年,当作「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切分节点后,又一个新的任务时间节点的浮现。2029年,自然也跨过了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预定召开和解放军完成建军百年目标的时程。

对两岸关系来说,这意味着由美军前印太司令戴维森等人带头渲染刻画的所谓「2027年攻台时间表」等概念,和大陆自赋的实际任务时间线来看,本质上颇有扞格。至少从主观意念来说,若无外力的横加介入或法理台独行为的暴衝,从现在起到2029年这5年,大陆的总体政经任务,仍是瞄准经济改革和现代化治理的各种制度完善,要继续在对外交往中「以开放促改革」,还得拿出办法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以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企发展空间、弥补市场失灵等等。

这些内政任务的部署虽然字面上都未提及台湾,却反映出大陆对下一阶段两岸局势和战走向的判断,和中共对与之相应的社会治理模式、发展优先目标,并未发生分水岭式的翻转或切换。

在美国政局前景未卜、川普还公开扬言要多收台湾「保护费」的此刻,台湾亦应读懂大陆自赋发展任务目标的弦外之音,格外珍惜可以持守和平的窗口期。而不是随着未必兑现的各类外国言论起舞,在明可避战之际,还盲目求战引战。

#任务 #大陆 #完善 #高水平 #体制